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六十章 愁云惨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是三年过去。

    庆历十五年。

    随着以范希文为首的臣子做出探索澳洲的决定,大宋的开海视野再度翻开新的篇章。

    先是北面的水师撤离,只留下对马岛和夏洲两地。

    镇海水师以流求的港口作为补给,沿途南下,一直到潮州的海门寨停靠。

    由于航线极远,大宋本就繁重的水师开支再度膨胀数倍。

    只不过,由于过去将近二十多年水师的卓越成果,让朝廷君臣倍感信心,甚至还有大量的百姓踊跃参与。

    朝廷水师在潮州一带,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切欢迎。

    举国上下,届时沉浸于欢腾之中!

    ……

    一转眼,半年过去。

    随着接连三艘海船载着六百余官兵尚未返回,朝廷的风声逐渐发生变化。

    水师学院与各路水师大为重视。

    因为,这一次南下的船队里,还包括水师学院山长“柳三变”的亲子,柳温。

    以及晋王赵元义的孙子,大宋宗室出海的第一个子弟,赵楷。

    这两人的身份皆非同小可。

    当初随行,本来只是稳定人心的考虑,赵楷临行时更是扬言要替陛下将澳洲打下来,作为献给赵仁的贺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噩耗迅速传播。

    年过花甲的柳三变直接病倒了!

    晋王的子孙同样给赵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无论如何,这位同辈兄弟的下落不明,终归是有人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少壮派的臣子们被这个消息打击到,立即商量对策。

    韩稚圭,范希文,欧阳文忠,富彦国等人聚集到一起。

    韩稚圭作为同平章事,亦是少壮派的领袖,这时候选择出面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欲要以仕途作为交换,给天下万民一个交代。

    范希文这时却站出来。

    最终,庆历帝迫于压力,最终当众罢免了范希文的参知政事,并且允准了他告老还乡的决定。

    此事像是一个导火索,仿佛预示着少壮派的没落。

    韩稚圭等人虽然明面上没有受到牵连,但他们对朝廷的掌控力度不再如从前一样。

    准备了许久的旧臣一脉,在蛰伏十年之后,开始发动各家的影响,从朝野内外对庆历朝臣进行攻讦。

    这其中,还有许多因为土地兼并时幸免的世家大族。

    当初他们主动上缴领土,得到网开一面,这时却再度对少壮派们开始撕咬。

    ……

    岳州,华容河

    这是从焦山流入洞庭的河道,但随着云梦泽的收缩,河流改道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

    渔夫蓑衣带桨,划过了滔滔江面。

    谁也不知,这舟中的主人在当年又是何等显贵。

    舱室里。

    一位面色沧桑的白发老者,手里握着一纸书信,脸上透出几分忧虑之色。

    他的对面,还有个年轻文士静坐。

    “唉!”

    一阵阵叹息声此起彼伏,像是江面泛起的水花一样。

    李常笑转过头,宽慰了一句:“范相公何须伤感,眼下的朝局尚未到那般地步。”

    “朝中尚有韩相与欧阳文忠支撑,大治仍可延续。”

    听到这话,范希文丝毫没有被安慰到。

    他无奈摇着头:“山长,此次是吾等栽了,才让当年旧臣得势。倘若他们上位,只怕柳山长一辈子的经营将毁于一旦,我——”

    李常笑对这话却不甚赞同。

    他满脸认真,开口道:“范相公这是将肩上的担子压得太重了。这天下自古以来,从不会因为少了任何人而改变,只因这天下是属于万民的。”

    “朝廷诸公的用意固然是为长远,只是,这开海一事有人提倡,自然有人反对。凡世事皆是这般,不到南墙不回头。”

    范希文明白李常笑的意思。

    只是,当他们一辈子的宏图大志,好不容易等来实现的机会,却因此而停滞……他,不甘呐!

    李常笑没有再劝说,而是接过范希文手中的信笺。

    这是巴陵太守“滕宗谅”遣人来信,邀请范希文南下一览重修过的岳阳楼风光,并且为之写下传记。

    范希文本来心如死灰,但在李常笑的劝说下,接过了这个差事,只当是排解心中烦忧。

    ……

    洞庭湖畔,岳阳楼前。

    这座曾经被唐人诗文传颂的楼阁依然屹立。

    数百年来,当初作出《岳阳楼赋》的吴孟章早已远去,李太白,孟山人,高达夫……一切过往皆如烟尘,消散在历史长河里。

    唯有这一座楼宇岿然不动,虽然屡经战火焚毁,却始终在岳州百姓的心里有着独一份的地位。

    今日,岳阳楼又迎来了一位大人物。

    ……

    滕宗谅今日是以友人身份过来,再加上他知道范希文的情绪不佳,没有带任何随从,自己穿着一件简单的衣衫就来了。

    他同样在文中书院受过礼,见到李常笑虽然惊讶,却还是道了一句山长。

    三人登临岳阳楼顶,这是当年李常笑与张道济的宴饮之所。

    重修的岳阳楼,一切皆是按照旧制。

    李常笑作为当年的亲历者,甚至还给了滕宗谅一张几乎完美的复原图,帮助他完成这一桩别具意义的工程。

    酒过半巡。

    范希文忽然站起,依着岳阳楼的湖景,整个人喝得醉醺醺的。

    他这人家教极严,平日里几乎是滴酒不沾的,今日借酒消愁,但愁情却丝毫不减。

    滕宗谅试图宽慰范希文,但他清楚老友的性子。

    苦读十余载,浮沉二十余载,好不容易迎来了大展手脚的机会,谁知这一切却戛然而止了。

    范希文虎目通红,抱着阑干,目眦欲裂。

    他仰望长空,发出了一阵阵悲恸而苍凉的怒吼。

    “吾辈何罪!吾辈何罪……苍天,吾辈何罪!!”

    终于,范希文在怒吼过后,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当场哭了起来。

    李常笑站在一旁,目光望向洞庭湖的方向。

    他轻轻拍掌。

    “——演员请就位。”

    洞庭湖的水下,蛟龙灯笼大的眼睛睁开,他早已熟练无比。

    先生又要给人喝龙汤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