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一百二十九章 “Follower VII”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起来顺耳的话未必就是真诚的,试想伊甸园里的蛇诱惑夏娃摘禁果的时候,它会一再提醒她,那果子是不能吃的?

    利诱是撒旦管用的伎俩之一,根据各个地方的政策不同,举报“女巫”,如果审判属实会有奖励,倘若她还是开普勒的母亲,开普勒名誉扫地,那么牧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升官。

    至于那个厄休拉,她可能和卡塔琳娜有私仇,又或者是她的脑子已经不清醒了,梅毒晚期会转移全身,造成不能走路,她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了,仅仅是为了报复社会,让别人也跟她一样痛苦,她也会诽谤的。

    如果开普勒不回去调查核实,他的妈妈必定会以不名誉的方式死去,而他自己也要受到牵连。

    开普勒没明说是给了厄休拉最后的尊严,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医学常识,文盲率比较高,兴许不知道开普勒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是那种家里人出现了问题,为了不让自己遭到牵连,断绝和家里关系的人,那他母亲的冤情就永远不会邵雪了。

    癫痫这个疾病在中世纪被当成“着魔”,他的弟弟海因里希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陷入那种境地的人容易愤世嫉俗,更何况他还有个极有名的哥哥,他像是把所有的荣耀都抢走了。

    自己家内讧除了亲者痛仇者快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但也有可能是开普勒编造了一个谎言,让看似科学复合逻辑的方式反诬告了原告,就像几百年来教会宣教的时候对信徒说的那些“神迹”一样。

    生存解决的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道德解决的是善与恶的问题。

    两者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但在那个时间和地点重合了,开普勒就算真的说谎了也可以理解,别人要害他全家,要么让那些害他的人自取其辱,要么他自己全家死光,用自己的尸体成为那帮小人的垫脚石。

    一个砖匠和一个牧师,他们能用微积分计算出地球运行轨道是椭圆的么?

    命运是不公平的,开普勒幸运得躲过了那次审判,不幸的是他在晚年为私事而感到忧伤,并且德国陷入了三十年战争,他没地方支取薪水,他的十二个孩子大多在贫困中夭折,他作为新教徒常受到天主教会的迫害,他的一些著作被教皇列为禁书。

    开普勒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打点监狱里,设法使母亲在不受拷打。

    年轻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老妇人,人生的最后10年他在穷困潦倒中度过,死后连坟墓也被人掘开了。

    凡相信耶和华是神,耶稣是神的儿子,圣灵会带领我们这个“三位一体”的概念,并接受耶稣进入内心作生命的救主,这就叫信徒。

    凡愿意跟随耶稣,明白大使命,愿意为主去传福音,带人信主、栽培人的,就叫门徒。大风小说

    使徒是指的在《圣经》“使徒行传”立传的,被挑选的十二门徒,是带着使命的,除了约翰以外全部都死了,而约翰则有保护耶稣家人的使命。

    信徒中不一定会有大使命;耶稣门徒不只是12个,卖主的犹大死后,众门徒又选最终死于波希米亚王国。

    在神圣罗马帝国里,波西米亚王国是唯一有“王国”头衔的。

    其他统治者,包括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都是大公,作为独立王国,它并不受其他公国制约,至于他怎么死的无人得知。

    到了13世纪初,又又一部分韦尔多教派回归了天主教。

    当时的欧洲又是天灾又是人祸,还有瘟疫蔓延,就跟世界末日一样。

    基督再临意味着最后的审判,那个烈火燃烧的炼狱也许没有,却有一个寒冰地狱,复合上天堂要求的人都已经走了,罪人都活在里面。

    对流浪街头的小孩子来说,诬告又不用承担任何罪责,德国也没有开普勒所想的那么开放自由。

    哈布斯堡王室是天主教徒,他们利用宗教裁判所让信新教的贵族改信天主教,不愿意改就会被举报是巫师,家产被没收,“巫师”也会被砍头,就算教皇下了禁令,不许私吞“巫师”的财产也没用。

    巴伐利亚本笃教会发生连环离奇死亡案,那个懦夫一样的本地贵族维尔克斯将镇上200个本地贵族举报之后,外围嗅到了血腥味的贵族和领主就来了。

    本地贵族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战乱一旦开始又是生灵涂炭,只有魔鬼会载歌载舞在血中狂欢。

    唯一的办法就是当那件事没发生过,将那个出事的修道院连人带房子一起消失,在那个每天都发生“新闻”的年代很快人们就会忘记的。

    乱世中人命如同草芥,即便是权贵阶层也会旦夕之间变成刀下亡魂。

    被人诽谤污蔑,却无法还嘴,那个最后死相恐怖的亚历山大六世说过,当贵族开始担心平民的道德时代表着贵族阶级的没落。

    四个世纪前有人被小孩子诬告成女巫,千禧年后有人被诬告成恋童小说

    尼采认为,骆驼是一种境界;狮子是一种境界;孩子是一种境界。

    骆驼代表负重,狮子代表主动出击、反抗和争夺,孩子代表自然而然的天真和纯洁状态,是对生命的积极、单纯、无暇的呼唤和对本真的渴望。

    如果这种天真和纯洁的内在不在,变得小小年纪就和成年人一样,那他就是披着最完美伪装的恶魔。

    虽然小孩子是未来,但这个未来不见得是好事。

    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驯化,反正“小孩子”中的个体,远比成年人和成年人想象中的样子更邪恶。

    诬告一个人,让他名誉扫地和他们烧蚂蚁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有趣。

    但作为被他诬告的那一方,必然觉得没那么有趣。

    这是另一个世界的真相,即便你选择无视,也无法掩盖这个事实,摇滚巨星的案子就是例子。

    和那种小孩子比,伏地魔都算是可爱的了,虽然他是个冷血的杀人犯,并且把自己的灵魂弄得残缺不全。

    为什么恐怖片里加入了小孩子的笑声会格外恐怖呢?人是有感觉和预感的。

    单纯、纯洁的生物变得污秽会给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不适,就像是被玷污了的圣餐,让人觉得格外恶心,即便闹饥荒饿得半死,宁可浪费了也不愿意吃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