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三百零四章 巫魔会(十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尔福家族的祖先阿曼德·马尔福是跟随着征服者“威廉一世”来到英格兰的,1098年的那个威廉国王是征服者威廉的次子威廉二世,他以冷血无情和性格暴躁闻名。

    他的父亲征服者威廉是英国的第一个诺曼人国王,所以看着很有盎格鲁撒克逊人气质的马尔福实际上是诺曼人,又加上他们多年与盎格鲁撒克逊人通婚,所以他们现在是盎格鲁诺曼人。

    如果仔细看马尔福庄园的话可以看出盎格鲁诺曼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诺曼底式的罗马建筑,即便是维京人也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但是如果问卢修斯·马尔福是思念奥丁多一些还是朱庇特多一些,他实际上根本就不在意。在马尔福庄园的会议上,伏地魔曾经嘲笑马尔福家族与唐克斯一家的关系,因为尼法朵拉·唐克斯嫁给了狼人,而安多米达·布莱克家给了麻瓜种的泰德。

    这种当着所有人的面,在你的家里、嘲笑你的妻子、而你又不能还嘴或者反抗的场面让卢修斯完全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尊严。那段时间是卢修斯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虽然在战后傲罗三天两头跑到他家来找“证据”,还逼迫他们一家使用麻瓜电器的感觉同样糟糕,可后者只是烦人,而前者则让人倍感屈辱。即使伏地魔曾派摄魂怪从阿兹卡班将卢修斯救出来,却很难比较究竟是阿兹卡班还是伏地魔控制下的马尔福庄园哪个更舒适。

    花园里的玫瑰都枯萎了,在庭院里踱步的孔雀也被不知道谁给吃了,整个庄园以双眼可见的速度腐败并沦为废墟,虽然那些罗马式的建筑不像真正的罗马那样,昔日宏伟的建筑只留下一些断壁残垣,以“遗迹”的样子被保护起来,向世人展览。

    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就像征服者威廉将国土分成了两个部分给自己的儿子们继承,战国时期的赵国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前半生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政治联姻对象韩国公亲之女所生的公子章,以及他所宠爱的吴娃所生的儿子赵王何。吴娃是个平民女子,给赵武灵王带来了很多快乐,加上赵王何自己也聪明伶俐,赵武灵王将赵何为新王的时候是席位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外的政治和军事,构建二元政治,同时因为他自己要领兵打仗,为了避免像前几代国君一样在政变中即位的残酷事例,赵武灵王才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政权平稳过渡给自己的接班人。

    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破坏了盟约“以妾为妻”,韩国宗亲是政治联姻,赵武灵王废了韩国夫人等于是结束了这个联姻关系,第二是“长幼有序”,人们发明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为了避免篡位和政变发生。更关键的是或许是因为觉得这么做对不起公子章,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继承一半赵国。

    糊涂成这样,赵武灵王最后就和齐桓公一样被囚禁在沙丘活活饿死了。不只是暴君,昏君也是臣民们要推翻的目标,更何况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时候遇到了很大阻力,当时的赵国受礼乐的影响,贵族很多都穿宽袍大袖,有很多赵国贵族是不支持胡服骑射的。来自内部的阻力有时候比外部的敌人更难处理,商鞅变法后,当支持他变法的秦孝公薨了,秦国的宗亲就把商鞅给车裂了。

    拿破仑自己说的原话:一个人更愿意为他的利益而不是权力战斗。

    他会为了一个女人退位?这话可能只有亚利桑德罗这种年轻人才会相信。

    但是历史的1802年拿破仑已经通过新的宪法,终身成为法兰西第一执政,这种身份距离称王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在那个世界里他并没有,他的任期还是十年,比美国总统四年任期、两次连任长一点。

    帝制和共和制的区别有很多,但最明显的就是任期和轮换的问题。在罗马共和国末期曾经有一个执政官,他叫提比略·格拉古,他还有个兄弟名叫盖约·格拉古,这两兄弟就像很多传统的罗马贵族一样,从基层的神职人员开始做起,不过这时的神职人员不像后来的牧师、司铎,而是祭祀团的占卜官。

    罗马人相信预言家,预言家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反正广场上的雄辩家们也是骗子。后来的凯撒、屋大维也担当过这个职务,这个职位代表着无上的荣耀。首席元老很快就看中了格拉古,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没过多久,罗马与迦太基开战了,因为岳父的提拔,格拉古很快就成了财务官,跟随罗马的执政官远征西班牙。

    那可能是他第一次离开罗马,因此才会被沿途的景象给惊呆了。一路上他发现农业凋敝,到处都是破败的村庄,农民因为连年的征战和奇低的粮食价格相继破产,而罗马城里的贵族们却趁着这个机会大举兼并农民的土地。

    罗马兵团的士兵是从农民,也就是自耕农,他们要参加战争需要自己准备武器和装备,参军即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义务

    失去了土地,农民不仅失去了家园成为流民,因为欠债他们纷纷沦为富商的奴隶,这样一来罗马的税基和兵源一起受损了。

    士兵,你为何而战?

    一个农民回答不出什么振奋人心的答案,但他可以为自己的财产和家园而战,只需要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一个罗马士兵在前线作战,后方传来他的家庭因为资不抵债,土地和房屋都沦为了富商的产业,他就没有心情继续战斗了。

    罗马法赋予了男性夫权婚姻,这也是士兵们战斗的原因之一,法律分享了他们好处。

    迦太基其实和罗马本是不相上下,不过城里的富人们握紧了自己的钱袋,当他们觉得的正确面上,但“正确面”应该是消除内部矛盾上。美国从未真正统一过,最早它是个邦联政府,这些词的含义是联盟(league)而不是合众国,但制宪会议放弃了邦联制的计划,代之以“联邦制”。这个中央政府有足够的权力,却不能拥有过大的权力,美国从没有出现一个类似国王的人出现,里根说政府是人民的仆从,这也是他们最为得意的地方,权力集中的“民主体制”只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

    不管美国宪法从抽象意义上如何精巧,都不能掩盖它存在含糊不清地方,如果将它比作河狸的水坝,这些含糊不清的地方就是缺口,独立宣言中含糊了并删掉了奴隶制问题,而这也导致了宪法颁布70年后爆发了南北内战。

    在保证个人自由民主的同时保证社会有力的秩序,这是个有必要详细讨论并且解释清楚的问题。圣经给与人统治世界的权力,并没有和自然之神平起平坐。

    当孩子和女人们组建朝圣者的队伍前进时自发形成了等级,就像军队里的百夫长、千夫长,有等级才能有效管理。甚至于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美国也采取了等级制,他们要保证消息不走漏被德国人知道,并且尽快让士兵抢滩登陆。

    他们是孩子,却也是人类,是道德的产物,他们无需先知给予神谕,也不需要立法者建立政府,就能自发得创造出全部规则,有足够的理性来创立使得他们得以共生共存的文化规则。

    他们不是听着魔笛就跟着走的小孩,像老鼠一样盲目前进,而是具有解决社会合作问题,并且在追求同一个目标——朝圣时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自发得形成秩序。

    失去了“苏联”这个目标,某些人就会被遗落,任其掉队不是解决的办法,更关键的是新的目标是什么?

    有人喜欢台上演戏,有人喜欢台下当沉默的观众,鲁迅说,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的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人做戏的兴趣。

    阿尔贝·加缪曾经说过,世间的的罪恶几乎都是由愚昧无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恶意同样大的危害。

    赫敏·格兰杰希望从事家养小精灵解放事业,她很好心,可是周围的小精灵不理解她。

    在拿破仑统治的时期推行解放奴隶也会动很多人的利益,即便历史上这是正确的。

    格拉古兄弟的例子证明,即便是做正确的事一样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就是罗马

    宗教传统是世界很多国家法神圣性的主要渊源,但宗教狂热也是世界失序的一个渊源,《女巫之锤》上写了,不相信巫术就是最大的异端。

    虽然理性告诉人们这是个玩笑,不过人们传说路易十四时期很多有名的人出席了黑弥撒,虽然路易禁止别人诉讼他喜欢的人,并且撕去了哪些档案,但他的情妇之一德·蒙特斯庞夫人还是因此失宠了,玛丽亚·特蕾莎去世后,国王第二年就与虔诚的曼特农夫人秘密结婚了。

    有人不相信风水命理,有人相信,甚至为了安葬父母到理想的位置,两兄弟会大打出手。

    一个人更愿意为他的利益而不是权力战斗。

    同时拿破仑还在圣赫拿岛回忆录上说过,耶稣会是所有会社里最危险的一个,它比其他会社造成更多的伤害,耶稣会的教义意味着他们的最高统帅是世界上所有君主的君主。

    他还是那个明君,曾经镇压过尼卡起义的贝利萨留最后被没收了所有的财产,不过查士丁尼没有判他死刑。

    约瑟芬希望拿破仑能将波旁王室接回来,或许是因为她依旧是旧贵族,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嫁给了谁。

    他不是没有退位的可能,将位置传给他的兄弟们,比如约瑟夫·波拿巴或者是吕西安,但这么做的前提是称帝称王,恢复世袭,否则他那么做就是违宪了。

    路易十六就是没有同意君主立宪,还有后面的查理十世。

    路加福音上有句话,你们愿意人家怎么待你,你也要如何待人家。

    谁都不想当奴隶或者关在笼子里,对建国初期的北美十三州来说,奴隶是一种财富,就跟《禁酒令》一样,即便法律上禁止了,走私还会存在,但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冲击。

    因为一个女人,亚眠合约带来的短期停战式和平好像要变成长期了。

    为了对付拿破仑·波拿巴,英国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给了很多国家“工业革命”所需的机床和工程师,这些国家都用的英制单位。就像扶持邓肯一样,到了路易十八和奥尔良公爵成为国王,英国才派出大量的工程师,帮助法兰西技术升级。

    这是好事么?

    有时我们努力想要办成一件事,不如“无心插柳”,越是想要留在某个地方越是留不住。

    下完了棋人们会忍不住复盘,思考哪里出了问题,可以换成另一种下法,但也许“前世的”波拿巴已经想出了最优解,其他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历史一向都是被胜利者书写的,提比略和尼禄、克劳迪、卡里古拉并列为罗马四大暴君,如果他真是暴君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组成人墙护送他呢?

    那些失去一切、保护提比略的罗马公民也许有人是退伍兵,当那些在元老院守卫的卫兵们将手里的武器向他们挥舞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将来呢?

    也许正是料想到了这一点,元老们才会用自己的家奴和暴民。马基雅维利说过,军队和人民是对立的,“外人”动手比自己人容易,或许这就是葡月暴动的时候启用一个被闲置的意大利炮兵的原因。

    与约瑟芬结婚让他洗去了外国的身份,他不能离婚,和一个不能离婚的男人暧昧不清,连自己的丈夫都不要了不是傻是什么?真他妈是个蠢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