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铁血巾帼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发现日军渡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珊听出杨槐山是华夏东北口音,杨槐山回答:“没想到陆参谋对东北很熟悉呀,我是东北冰城人,老家有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年迈的父母,离开东北十几年了,我只是在三年前得到了一点他们的消息,寄回去一些银元,我们独立营的弟兄也都是东北人,哎,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乡啊。”

    杨槐山很伤感,陷入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中,陆珊突然想起一个人,转移了话题:“杨营长,有一个叫钱良的东北军军官,你认识吗?”

    杨槐山稍微愣神了一会儿,回答:“钱良,是我的老长官,我们都是冰城人,是好兄弟,从参军以来我就在他手下,一起随着张少帅退入关内,几年没有联系了,陆参谋认识钱大哥,钱大哥怎么样了?”

    亲不亲故乡人,陆珊没想到在缅甸丛林遇到了钱良的同乡,看到杨槐山一副担心的样子,急忙回答:“钱良很好,现在是宛城警备部队司令,几个月前我们去过宛城,见过钱司令官,很朴实,也很想念家乡。”

    知道钱良很好,杨槐山松了一口气,“这就好,钱大哥平安就好,可惜,跟着我来到缅甸的弟兄,损失大半,只能把他们埋在缅甸丛林了。”

    第二天早上,陆珊决定继续前行寻找汉娜上尉,在于日本人的交火中,有十几名独立营的弟兄牺牲,杨槐山把他们合葬在山谷谷底,在他们的墓前插上一块木牌,作为墓碑,木牌上标明牺牲弟兄的姓名和籍贯,张二虎,华夏东北冰城人,二十九岁;李国河,三十一岁,华夏东北鹤城人,赵建刚,二十七岁,华夏东北奉天人

    安葬了牺牲的弟兄,杨槐山问道:“陆参谋,你们下一步要去哪了,我们从北面过来,知道在得温河一带,有一个日军的营地,那个地方叫萨古。”

    萨古,终于知道了一点日军信息,陆珊回答:“杨营长,你的情报很及时,我们就按照你提供的情报,去萨古看看,汉娜上尉也许关押在哪了,杨营长你带着弟兄们,沿着公路一直向西,中午时分,就会到达穆尔镇,那里有我们一个临时机场,你和弟兄们几天以后就可以去得勒曼城。”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

    杨槐山想了一会儿,喊道:“三连长”一会儿一名中等身材的上尉军官跑了过来,立正敬礼:“营座,三连长奉命来到,请指示。”

    杨槐山吩咐:“三连你的判断哪,赫参谋说萨古在下游,杨营长认为在上游,一上一下,几十公里的路程。”

    高文和向得温河下游看了看,回答说:“布朗中校,给了我们五天时间,时间还很充裕,我们可以向下游搜索几十公里,如果没有发现萨古,我们再这返回来,这样跟把握一些。”

    陆珊觉得高文和的话有理,于是吩咐:“文和,你带着大贵,李久福肖东走在前面,我们其他人跟在后面,相隔距离一百米,我们已经进入日本人的防区,以防万一,互相策应。”

    陆珊行事谨慎,处事果断,杨槐山很佩服,“陆参谋,想的周密,我们首先向下游,如果找不到萨古,再回到这里。”

    山顶上树木茂密,距离河面四百多米,走在山顶可以清晰的观察河面的情况,高文和带着郝明贵,李久福沿着山顶,以得温河为坐标,向东南方向走去,“吐吐——”河面上又有一艘日军火轮船经过。

    向东南方向二十多里,得温河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向正南方向流去,山脚下出现一片开阔地带,河岸出现一个渡口,渡口很繁忙,几辆卡车从渡口驶出,“笛笛——”车笛鸣叫,码头旁停着一艘火轮船,十几名日军士兵忙忙碌碌的搬运物资,码头上有日军士兵警戒。

    高文和看到一个日军渡口,精神振奋,日军基地萨古,急忙命令郝明贵,李久福警戒,自己想陆珊发出信号,前方有敌情,马上跟过来。

    前方有敌情,陆珊看到高文和发出的信号,迅速和赫平,杨槐山追上来,几个人隐身在腊肠树下,观察着日军渡口的情况,高文和说:“果然这里有一个日军渡口,看起来很繁忙,是不是我们要找的萨古?”

    陆珊举起望远镜,看着渡口的情况,砂石地面,靠近码头是一堆堆木箱子和铁皮箱子,南北两侧是两排木板房,南侧木板房上有天线,渡口的西侧居然停放着一辆装甲车,一辆日式卡车,码头上的日军估计有三十多人,五六个士兵在码头上负责警戒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陆珊有些疑惑的说:“文和,这是一个日军驻扎点,可是我没看见有战俘关押的地方,只有两排日军营房,都有日本兵进进出出,还有大量物资,我估计不是萨古。”

    杨槐山也觉得这里不是战俘营萨古,“高少校,这里日军只有三十多人,不可能是战俘营,我看这就是一个渡口,日军用来转运物资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