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二百六十七章 首战豫中(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水寨一线的战斗是28集团军第一次与日军大规模装甲部队面对面的作战,刘家辉颇为有些担心自己部队能不能顶的住日军战车的冲击。

    之前28集团军虽然没有少与日军战车部队作战,但日军的这些装甲部队充其量也就是联队一级别的,最多也就是三十多辆战车。

    而且28集团军通常是利用地形来设伏对付日军的这些坦克,与日军坦克大规模的正儿巴景的硬对硬的做正面对抗,这还是第一次。

    这次是日军出动的一百六十辆各种型号的战车,而且还有全部由装甲运输车和半履带装甲车运输的,机动步兵以及所谓的被称之为炮战车的自行火炮各一个联队。这是一支全部机械化的部队,28集团军自从成立的那天起,还是首次和这样的部队作战。

    之前与28集团军交过手的日军战车联队,配属的都是临时编成的步兵。虽然日军各部队的配合要远好于国军,但是毕竟还是比不上长期受过专业训练的机械化步兵。

    在得知暂10师先头部队在水寨一线与日军战车部队遭遇之后,不放心的刘家辉立即带着暂10师炮兵团一个炮兵营赶到水寨一线。

    赶到之后,刘家辉并没有进村亲自指挥战斗。而是在村外迅速构筑的炮兵阵地上一边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沿阵地上的战况,一边在心里不断的盘算着自己的反坦克战术的优缺点,以及这些战术与日军装甲部队使用的战术之间的对比。

    对军委会和一战区发下来的敌情通报,刘家辉压根就不敢全相信。他还是决定自己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由于此次遭遇战打的比较突然,正向西扩展防御阵地的暂10师的部队连最基本的防御工事还没有来得及修建,更不要说挖反坦克战壕了。只能依靠正处在战场上的一个村落与日军装甲部队抗衡

    缺少与日军大规模装甲集群正面对抗的经验,对装甲战术极度陌生的暂10师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日军第三战车师团扑过来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要知道以前日军一直是将坦克分配给步兵部队,所以每一次参与进攻的日军坦克数量并不多,少的只有几辆,多的也不过十几辆,象今天这样的,以三个战车中队,多批次大数量的轮番进攻,暂10师还是第一次遇见。

    在缅甸会战时候,暂10师虽然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但是在其参加的几次战斗中并没有与日军成建制的战车部队接触过,最多不过个把个战车中队。今天这架势还是第一次。

    如果不是这个团在接受命令的时候,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日军的战车部队,而多长了一个心眼,将侦察部队放的比较远,团长的应变速度也快。在日军战车部队快速冲击之下,连基本工事都没有来得及修的他们,非吃大亏不可。

    也好在日军的装甲战术受先天的限制,死板了一些,并没有采取在苏德战场上长出现的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术,只是采取了普通的正面进攻。

    也许是因为日军指挥官认为自己手中的战车数量不够多,担心自己一旦采取这种战术,会被中国军队切断后路。对面的中国军队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谁能保证在他们身后是不是还有一支强大的预备队?

    暂10师对与大规模装甲部队抗衡缺乏经验,但是首次大规模使用装甲突击战术的日军在面对对手有着充足的,多梯次的反坦克武器的时候,经验明显也没有好到那里去。

    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之所以日军这些薄皮坦克能够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是因为一是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火力实在是他薄弱了,除了少数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之外,大部分部队,特别是杂牌部队只能依靠集束手榴弹来进行反坦克作战。

    而且除了少数中央军部队之外,大部分的部队,尤其是那些杂牌和地方部队,别说进行反坦克训练,就是见都没有见过坦克是什么样子的。等到大多数部队在战场上吃够亏之后,对这种东西熟悉起来了,可又进入物资严重匮乏期,别说战防炮了,就是用来做集束手榴弹的手榴弹的数量都不一定够。

    在这次会战之中,虽然几个已经换装为全美械或是半美械的中央军中,装备了不少美制37毫米战防炮和一定数量的战防枪。但是因为装备的时间不长,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更何况新运到不长时间的这些战防炮中有一多半,还没有来得及下发部队,就被那位惦记自己财物的安全更甚于对自己部队的惦记的一战区司令长官全部丢在了洛阳。根本没有下发部队。

    此次会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拙劣表现,虽然让这些日军战车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但是这也就造成了日军战车部队在面对配置了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成梯次配置,种类齐全的反坦克武器的对手面前,突破的办法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28集团军装备的那些法制25毫米反坦克炮对付欧美发达国家的的坦克时,已经是过时了。但是对付日军的95式、97式坦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尽管对付97改式坦克的时候略微显得有些吃力,需要在相当近距离才能彻底的将其击毁。但是在数量众多的反坦克火箭筒的搭配之下,到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尽管日军集中坦克在炮火的掩护之下,不断的发起猛攻,但是其低劣的战术和本身装备的种类相对齐全的反坦克武器,暂10师的部队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呸”暂10师暂266团团长,张劲吐出来满嘴的泥土对着身后的一个作战参谋喊道:“你给师部发电报,问问师属炮兵什么时候才能上来。要是在这么打下去,老子的反坦克炮快被狗日的100毫米火炮给敲光了。”

    “团长,师属炮兵团的一个营已经开过来了,就在咱们身后,但是人家说他们的那些美式75毫米山炮的射程,压制不了日军那四门105毫米自走炮和四门75毫米自走炮。对日军的这几门火炮却无能为力。他们的火炮射程不够。”接到他的命令的那个参谋利马就回答了他的这个命令。

    “靠,那怎么办,难道就在这里被动挨炸吗?小鬼子的炮打的又快又准,咱们手里只有一个反坦克炮兵连,统共才八门反坦克炮,这会已经让鬼子炮兵给炸了三门了,在打下去就只能靠那些火箭筒了。”张劲有些无奈的翻了几个白眼道。

    “那怎么办?鬼子的这些火炮即不用马匹也不用汽车牵引,居然自己能行动,咱们还是第一遇到过这种大炮。要不咱们和总座说说,把集团军直属的那个重炮团派过来。或是咱们改变一下战术?收缩一下兵力,放弃外围的几个战地,将主力撤进村子,将鬼子的战车放进村子里面在打?”这个参谋也没有什么办法。

    “你想的到是挺美,你以为重炮团是给你一个人预备的?再说了那些家伙威力是大,但是可也太笨重。现在还和关军长带领的第三梯队在后边那,离这里远着那,你以为他们能长翅膀自己飞过来?”

    “至于你说的把鬼子放进村子里之后再打,你就别做梦了。这些小鬼子吃了一次亏,还能在上一次当?你以为他们都象你一样苯?你没有看见小鬼子在第一次进攻失利之后,他们的坦克只围着村子打转转,用火炮支援他们步兵战斗,村子都快炸平了,自己却绝对不进村子来吗?”

    “你把部队全部收缩进村子里面来,鬼子的炮火不正好发挥威力吗?你想将咱们这三千多号人全部埋在这个小村子里。真不知道,你在中央军校里是怎么学的。这点基础性常识都不知道。”

    说到这里,张劲点上一支美国的骆驼香烟,使劲的吸了两口:“妈的,还是美国人的烟带劲,吸起来过瘾。我真不知道,咱们总座为什么不弄点美式装备。以他和那个美国老头的关系,给每个团在增加一个战防炮连没有什么问题。”

    “那些装备与其让那些家伙丢了到处都是,还不如给咱们。至少咱们不会象他们那样,装备好了,却让鬼子撵的更起劲了。”

    “妈的,老子自从加入28集团军那天起,还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还头一次遇见这么多鬼子的坦克,奶奶的足有四十多辆,听说后边还有一个联队的战车正向这里赶。看来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

    “总座又不允许主动出击,咱们只能在这里被动挨打。我真不知道总座是怎么想的?”说到这里,张劲将嘴里的烟屁股恶狠狠丢在地上,不在搭理那个参谋,转过身又举起望远镜观察起战况来了。

    就在张劲对日军数量众多的坦克,以及可以极为灵便的提供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大感头疼的时候。日军阵地上也同时响起了响亮的耳光声。

    接替在第一轮进攻中损失惨重的第一中队,担任第二梯队进攻的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战车第13联队三中队中队长小原琢磨大尉,在自己的进攻又一次被打下来之后,正被联队长粟栖英之助中佐一个接一个的煽着耳光。

    “八嘎,你和那个野山四郎两个简直是帝国军人的耻辱,更是第三师团的耻辱。一个下午过去了,还没有消灭村子中的支那军,却将自己的战车几乎丢光了。一对废物。”粟栖英之助中佐一边煽着小原琢磨大尉的耳光,一边严厉的训斥着。

    “你知不知道,帝国的每一辆战车都是宝贵的,每一个战车组都是宝贵的。你丢光了部下,自己还跑回来干什么,干吗不当场战死。你真的是我们战车第13联队的耻辱。”

    脸被粟栖英之助中佐打的象猪头一样又红又肿,已经快要麻木,接替第一梯队进攻非但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却几乎丢光了所有的战车,一个中队12辆97式战车,只剩下四辆,就连自己脸上的眉毛和头发也只剩下一半的小原琢磨大尉却连误一下都不敢捂,还要一边忍受着脸上的剧痛,一边忍受着联队长喷到脸上的口水。

    他现在特羡慕那个正在坐在战场上熊熊燃烧的一辆95式轻型坦克中,在第一轮进攻中,因为一马当先,冲的过猛,被三发25毫米反坦克炮弹和两发反坦克火箭弹直接命中,与自己的坐骑一起被送回日本老家的第一战车中队中队长野山四郎大尉。

    自己干吗没事,反应这么快,在坦克被击中的那一瞬间,跳了出来。还机智的躲过了随后支那军射过来的机枪子弹。早知道跑回来要受这么大的耻辱,还不如与战车一起同归于尽,或是与自己的部下一样被机枪打成筛子。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发泄,总算发泄完怒火的粟栖英之助中佐,终于决定放过了了可怜的,脸被他煽的,肿的战车都快进不去了小原琢磨大尉。

    如果不是能入得了他眼中的合格的战车军官数量不多的话,恐怕他会直接下令这个脸都被他抽歪了的中队长切腹向天皇谢罪。

    在打发小原琢磨大尉去还有三分之一兵力,但是中队长以下几乎所有军官都已经战死的一中队去代理中队长之后,粟栖英之助中佐决定暂停进攻,等师团长带着主力赶过来之后在说,否则他的战车第13联队再这么打下去,就打光了。

    虽然他的13联队由一个95式轻战车中队,三个97改中战车中队,一个97式中战车中队和整备中队组成,共计有各类战车73辆,其他车辆27辆。但是在水寨一线却只有两个97改式战车中队和一个95式轻战车中队。

    就算在战斗发起之后赶过来的两个分别装备了105毫米火炮和75毫米火炮的机动炮中队,但是只是增加了支援火力的强度。可用于直接进攻的兵力却没有增加,还是原有的三个战车中队和两个机动步兵中队。

    13联队剩余的两个战车中队与师团主力一起还在后边,还没有能赶上来。此时在继续进攻下去,自己手头现在仅剩下不到一个半战车中队,18辆战车。加上仅存的一个机动步兵中队,还不得全都打光了。

    粟栖英之助中佐自从进入中国作战以来,特别是此次一号作战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有那支中国军队如此顽强,能顶得住他的战车三次以上的进攻,没有被战车部队冲垮,还反手打掉了他一半的战车。

    在命令战车部队停止进攻之后,不甘心就此罢手的粟栖英之助中佐命令两个机动炮中队加上剩余的一个97式坦克中队的所有火炮,继续朝中国军队固守的村落开炮,那怕就是炮弹打光了也在所不惜。他已经决定将眼前这个不知名的,让他损失了一半战车的支那小村庄用炮火从地图上抹下去。

    粟栖英之助中佐采取了以两个机动炮中队进行覆盖射击,坦克抵进精确射击的办法。他就不信,在他两个炮兵中队加上一个战车中队上的大大小小四十多门火炮的轰击,这个不算太大的小村子中还能有人活下来。

    尤其是支那军那几门射速极快的反坦克炮,粟栖英之助中佐就不信他把整“咱们使用的战防炮口径虽然小了些,只有25毫米。但是在三四百米的距离打日军这些坦克还是没有问题的,精确度也够,射速也足够快。而且也轻便。就是数量少了一些。”

    ‘还有那些反坦克火箭筒,真的是好东西。一个人就可以发射,两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反坦克小组。即轻便又灵活,射程也不近。要是在77事变那年就装备国军,有多少好兄弟可以不用因为炸掉一辆鬼子的坦克而白白的牺牲。这东西可比当年国军装备的那些37战防炮的威力可大的多了,也轻便的多。”

    刘家辉听完他这些要求之后,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可以,我从201师在给你调一个战防炮连过来。在给你调拨一些火箭筒和反坦克火箭弹。许参谋长送来的友军抛弃的六门美式37毫米战防炮,我也全部调拨给你。”

    “不过你的防守计划必须要改动一下,绝对不能在这么样成一线培配置了。将各种反坦克武器与集束手榴弹相互结合,必须形成大纵深,交叉火力。反坦克炮虽然少了一些,只有十六门,但是如果日军进攻战术不改变,还是采取这种以中队为单位的进攻方式,你守住这里应该没有问题。”

    “美式山炮射程没有这些日军火炮远,压制不住日军火炮。这样,我将暂16军直属炮兵团的两个苏制野炮营调给你,专门压制他们那些自行火炮。但是你必须在日军主力进攻之下,坚守这里至少六个小时,保证主力的作战。怎么样?有信心没有。”

    听完刘家辉的要求,张劲没有任何犹豫的道:“请总座放心,就是暂266团,全部打光了,也会完成任务。水寨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好,你去做准备吧,记住,现在的时间相对还充裕一些,你要多修建一些火炮掩体,要能做到火炮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可以转移新阵地,可以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对炮兵阵地,尤其是反坦克炮阵地,一定要作好隐蔽工作。”

    “日军再来可就不是这八门火炮的事情了。他们有整整一个炮兵联队。还有联队炮中队。一定要作好隐蔽,多做一些假阵地,别到时候你的反坦克炮一炮未放,就让人家连锅端了。”

    “你的整条防线最好还是以这个村子为中心点。这里的地形还是比较适合的。另外,你的两翼要多放一些兵力,别让人家从你的两翼突破了。好了,我不打搅你的工作了,你去忙你的吧,我答应你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刘家辉又叮嘱了一遍。

    看着张劲回到自己部队中,督促修建工事去了。刘家辉笑笑摇了摇头,走到一辆被反坦克炮击毁的日军97改式坦克前边。这辆坦克炮塔上中了两发25毫米反坦克炮弹,虽然里面的乘员已经死亡,但是坦克相对保持的比较完成。让他得以一窥这种日军目前装备的最先进的现役坦克的全貌。

    刘家辉仔细打量一翻这辆因为并没有起火燃烧而相对完好,最大只有二十五公分厚,连美国轻型的M3坦克都比不上的装甲,以及那可怜的除了射速快之外,一无事处的小口径的47毫米速射炮。与世界先进的坦克相比,最多也就算轻型坦克的坦克。

    日军这种97改式中型坦克,如果勉强称之为中型坦克的坦克装备的这些47毫米口径速射炮,是根据日军在诺门罕战场上缴获的苏制45毫米反坦克炮仿制而来的。这种反坦克炮,据刘家辉所知道,在现在的苏军中,这种45毫米反坦克炮因为已经严重过时,早就不作为主力反坦克武器使用了。

    这种火炮使用的一式穿甲榴弹,可以成功的在1000米外贯穿M3轻坦克的正面装甲。但是现在美军的主力战车是装甲更厚实的M4式中型坦克。这种火炮的威力已经落后了。

    看到这里,刘家辉在心里不禁叹了一口气,这种坦克如果放到欧洲战场上,遇到先进的坦克,除了当活靶子之外,没有任何威力。恐怕这些坦克只能到了极近的距离才能有机会击毁那些,T34、NC、M4、4号、豹、虎式坦克。

    但是就是这种连三流都算不上的所谓的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居然有机会发挥这么大的威力,这不知道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无奈。

    说实在的对于自己部队现在装备的,作为主要反坦克武器使用的法国25毫米model1934L/72反坦克炮,刘家辉并不满意,甚至可以说相当不满意了。这种反坦克炮的射速是足够的快,也相当的轻便。

    威力在对付日军的89式中型坦克和那些94式、95式轻型坦克时候还可以。但是在对付这些装甲略微厚一些的97式、97改式坦克,它的的穿甲威力还是显得有些不够用米的有效射程也显得小了一些。

    只有同时两发或是两发以上的炮弹命中日军坦克,才能使其丧失战斗力。而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之下,很难保证同时有两发炮弹击中一辆坦克。

    当初在选择这种25毫米反坦克炮的时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军委会下发的那几门苏制37毫米战防炮威力是相对大一些,但是按照28集团军之前的编制,只够装备两个团的。而且在历次作战中已经损失余烬。现在只有一个连的编制,在新77师。

    在实际装备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使用需要的情况之下,刘家辉在选择战防炮的时候,明显有些饥不择食。没有办法,当时美国的反坦克炮生产数量有限,有没有现货。更何况美国人的军火是要付现金的,而他的手头上却又比较拮据。只能找可以用物资交换的德国人。

    赵永刚在用物资换军火的时候,口口声声要信守承诺的德国人却拒绝卖任何一种他们现役的武器。就连在法兰西战役中明显已经显得过时的,被称之为敲门砖的毫米反坦克炮尚且不肯卖。更何况新式的,威力更大的50毫米反坦克炮?

    不要说自己现役的反坦克炮不肯卖,就连同样是缴获的英军2磅反坦克炮和法国的47毫反坦克炮,以及一些西欧国家装备的口径稍微大一些的反坦克炮,都不肯卖。

    因为那些口径相对较大的反坦克炮他们要自己留着用。愿意拿来交换的只有这一种刘家辉在后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25毫米model1934L/72反坦克炮。

    之所以他们愿意拿这种小口径反坦克炮用来交换,是因为他们自己在同口径反坦克炮中就有一种极为轻便的,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单人操作的28毫米反坦克炮。

    这些小口径的,又不怎么太适合用车辆牵引的反坦克炮对他们来说是真的是一大快鸡肋。所以才肯拿来交换赵永刚手中的钨砂和橡胶。

    无奈之下,刘家辉也只能接受现实。好在这种反坦克炮的口径虽然不大,但是以为身管比较长,初速也够,所以威力还是可以。

    在500米的距离之内,可以轻松的击毁日军的89式坦克。至于那些轻型坦克更不在话下。并没有比那些37毫米反坦克炮的威力小多少,最关键的是射速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15发。如果遇到熟练的射手,甚至还要高一些。

    在原有的军委会下发的战防炮打掉一门少一门,缴获的日军37毫米速射炮又因为炮弹数量和火炮数量一直不足,只能作为训练使用的情况之下,刘家辉对这种威力在当时还是可以的反坦克炮也只能接受。

    好在交换回来的这种反坦克炮的数量比较充足,在与其他各型号反坦克炮搭配使用之后,不仅做到了每个团都装备了六门,还保留了一部分备用。

    但是在坦克发展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这种30年代早期设计的反坦克炮还是有些落后了。

    早在缅甸会战的时候,就已经有部队反应过这种反坦克炮在对付日军装备的97式坦克比较吃力。只不过在缅甸会战的时候,因为地形限制,日军投入的97式和97改式坦克数量比较少,所以威胁还不是很大。

    再加上美国人在会战时,因为自身也在扩军的原因,以及援助的重心还是放在北非和苏联,这两个反坦克火炮消耗大户上。一直不肯明确表态愿意提供数量足够的反坦克炮。对美国人一直不信任的刘家辉也就没有提出来。

    等到美国人发现这种反坦克炮在面对德国人的坦克时,等于垃圾一样,转而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的时候,因为军委会控制的原因,28集团军一门也没有得到。

    这也就造成了28集团军现在的反坦克武器除了数量巨大的反坦克火箭筒之外,反坦克炮还是以这种已经相对落伍的法制25毫米战防炮。

    虽然对坦克战术不精通,但是却对坦克发展趋势了如指掌的刘家辉知道,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曾经他也有机会可以装备一批坦克,将自己手下部队至少有一个换装为装甲师或是机械化师。不用多,他将骗来的原属于第5军的战车团,不还回去,现在他手中至少就可以有一个旅的战车。

    但是在从全盘考虑之后,尤其是对中国政治、军事格局全盘考虑之后,刘家辉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他知道,重庆的那位最高当局是不会允许自己手中掌握,一支无论是质量还是装备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军的部队的。

    如果不是自己现在还听话,恐怕现在等待自己的就是对自己的缴械改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将各师打散,就象对待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一样。

    命令自己还回去那个战车团,只不过是对自己的一种试探而已。为了打消某些人的疑虑,刘家辉自己在从缅甸回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抽调出一批缴获的重装备,尤其是火炮上缴军委会。

    别人都说他刘家辉是高风亮节,不居功自傲,大肚。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只是对最高当局的一种表态,证明他并没有任何企图。对于最高当局将他调离经营多年的衡阳,也没有任何异议的服从命令,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移防。

    如果自己在成立战车部队,先不要说油料,装备,就是军委会那里也绝对不会通过的。现在他的部队装备,在国军内部已经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很多部队连步枪都不满编,不敷使用的情况之下,28集团军除了没有飞机坦克之外,几乎已经武装到牙齿了,很多人都在议论纷纷。

    甚至有的人说刘家辉不服从中央分配,私下购买武器,是意图不轨。还有人说他倒卖军火,克扣友军以牟取暴力。如果不是看在刘家辉还能打仗,在国际上为最高当局挣足了面子上,恐怕最高当局早就将他撤职调到中央去坐冷板凳了。

    为了这件事情,刘家辉的大哥和陈部长已经不止一次的提醒过他,要他不要锋芒太过。现在中央虽然没有名面上牵制刘家辉,但是在私下里,已经开始对28集团军进行削弱。

    缅甸会战打了那么长的时间,军委会因为形势的原因,给了刘家辉天大的权利,但是对高级军官的任免权利却没有给他。给他的权利大多只是名义上的,实际内容却是没有什么。

    虽然在补充兵员上基本按照刘家辉的要求,要多少给多少。但是在物资上,从会战开始到结束,却是一枪一弹也没有给28集团军补充。还从刘家辉手中前前后后要走,足够武装两个整编军的缴获的装备和物资。

    整个缅甸会战,28集团军基本上是依靠自身的储备在作战。如果不是28集团军在腊戍缴获了大量的物资,缅甸会战绝对不会打成那样一个结果,至少不会取得那样的战果。尽管刘家辉对这种内斗很无奈,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在缅甸会战结束时候,几个非中央军校毕业的心腹曾经私下劝过刘家辉,占据缅甸地盘,依靠美国人的支持,在缅甸自立。以28集团军的战斗力,中央即便是有异议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在几番犹豫之后,刘家辉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念头,目前还是应该以抗日大局为重。两个师的番号与其说是奖励刘家辉在缅甸的战功,还不如说是为了稳住他。

    反正这两个师军委会是一支枪也没有出,等到了必要的时候,一个调令下来,这两个师连人带装备还不都是中央的。中央的这一手,当年在凇沪会战之后,对待损失巨大的东北军的时候已经玩过一手了。

    想想自己如果在成立一支强大的战车部队,等待自己部队的后果,刘家辉看看逐渐落下的夕阳,不禁摇头。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政治。自己不想做韩信,可有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想做吕后了。

    招呼洪升将自己的汽车开过来,刘家辉又打量了一翻狼籍的战场,叹了口气,交代张劲用手榴弹和炸药将战场上损失不重的日军战车在彻底炸一便之后,叹了口气,上车回到集总,准备下一阶段作战的部署。(,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