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四四九章 三件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延福宫遛弯儿的王言听过梁武派去帮赵佶搬家的手下汇报,摆手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不过些许字画古籍,奇珍异宝,拿走就拿走吧。你带人去御香楼,把李师师给我接过来。”

    “是。”那兵士应声领命,转身就小跑着离开。

    赵佶好东西不少,这次搬家,正经的拿了许多他珍爱之物,书画古董什么的。钱财方面,他不敢动内帑,所以拉了好几车的奇珍,都是这许多年各地进献的,没钱了随便出手一个就饿不着。

    真说起来,这也算是一个试探吧,看看王言这个好女婿对他的忍耐到底在什么程度。说白了就是还不放心,怕被赐上一杯御酒亦或三尺白绫送他走。而且之前王言确实没说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现在他弄出去老长一个车队,若是王言不高兴了,那大不了他就换回去呗。这老小子,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小机灵

    王言当然懒的理会赵佶,那些东西他并不在乎,他上位坐龙椅,只要他想,有的是好东西往他这里送。司马砸缸说的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赵佶出了名的好书画古董奇珍异宝,他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蔡京、王黼等人,再不就是一个足球队的那些人,到处搜刮给上供的。以那些人的操行,必定留下了许多东西赏玩临摹,就是抄个家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也就是赵佶大傻子,捧着人家给他的那些精挑细选取舍出来的东西,当个宝一样。当然了,那些确实是宝,只不过宝也有价,‘无价之宝’毕竟只是个形容词,形容特别超级贵。

    相比起赵佶拿走的那些,现在他所处的延福宫,还有那个万岁山,才算是赵佶的财富。虽然这财富是败家的证明,如果战火波及不到汴京,那么留存到千年后,一来算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来是给赵佶的奢靡留个现成的景观。

    赵佶审美是有的,现在的工匠也是能的。延福宫,是赵佶扩建出来供自己以及后妃玩乐之所,他在这里的时间非常多,每天都在这睡。其间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雅致,富于诗意,都是赵佶起的。什么移清、成平、报琼、春锦、繁英、琼华等等等等,非常之多。要说享受这一块,赵佶作为一个艺术家,审美、格调都是在那的,在皇帝中那是名列前茅的。主要也是大宋确实有钱,能支应。

    一路在太监的陪同介绍下,慢悠悠的晃悠,看啥都新鲜。是在是这地方是后宫,他也是第一次进来晃悠。

    而太监宫女们,他还没有处理。赵佶带走了几个用着舒服的,剩下的之前因为宫中骚乱,被梁武砍了一批。剩下的太监宫女们都十分老实,各司其职,又让这皇宫运转了起来。

    终于,再又逛了一会儿之后,李师师被抬在轿子中接了过来。

    刚掀了轿帘,李师师探出头看着不远处负着双手笑呵呵看着她的男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一个胆大包天,跟她偷了十年之久的情,从她双十之龄,直到如今年过三十,让她心心念念朝思暮想的男人,竟然造反了,竟然还成功了。

    “怎么?不认识了?”

    李师师嫣然一笑,抬腿顺着被战兵压下去的杠子迈步走到好情人面前:“奴家该是如何称呼?是叫官人啊,还是叫官家,还是叫皇上?”

    “官家不好听,我决定给废了。”王言笑呵呵抬手揽着更有韵味的美人,在她的耳边轻语:“至于你怎么叫,当然是怎么喜欢怎么叫。”

    此句一语双关,李师师听懂了,虽然互相深浅长短熟得不能再熟,还是忍不住的红了脸。主要确实也是以前偷偷的,这男人又那么勐,压抑的时间长了,总也不舒服,更何况已是十年之久,放声高歌才更舒服么。

    哈哈一笑,王言揽着李师师慢慢的在延福宫熘达了起来,赏景。

    虽然李师师跟了赵佶许多年,但是来到了这后宫却也是第一次,这天下第一的好景致中,她也是看什么都新鲜。

    事实上从五年前,赵佶就不怎么找李师师了,到了后来感受到危险,那就更加不去。别说去找女人了,赵佶连最喜欢的乔装出游汴京,看着市井繁华,自我陶醉伟大江山的活动都不去了。

    不过虽然李师师失了宠,但是对于她的地位也没什么影响。虽是青楼女子,但到底是皇帝养着的,没有人敢招惹。另一方面,她是靠着才女的文化立身的,哪怕如今岁数大了,比不得新起的花魁颜色,地位也还是在那的。

    至于说姿色方面,虽然正常来讲,三十岁都能当奶奶了,但却也不至于年老色衰。就好像后来那般,保养得当,三十多的女人看着与二十多也没什么大差别,反而更胜了三分成熟风韵。

    李师师又不干重活,也吃着王言给的强身丸,用着王言卖的那些护肤、化妆品,保养的正经好,在姿色上不差的。真说起来,现在这才算是对了王某人的口,不能说偏爱,只是觉得那三分成熟风韵,比较有吸引力。

    “喜欢吗?”

    “还好吧,江南园林在咱们这边不多见。宫里有这么一大片,很喜人。”

    “我丈人会享受么。”王言笑呵呵的看着她:“以后你就在这里住下吧。”

    李师师勐然抬头,开口想要说话,却被王言摆手打断:他的身份地位,只有三个女人都算是够用了,更不要说现在还当了皇上。若是有意愿,都能直接下旨选妃了,她们更没有说话的地方。

    由是,后宅算是安稳下来,其他远距离的地区,也终于有了回应。他要和平接收地方,再图变革的想法算是落空了一半。

    因为北方地区全部承认王言帝位,包括西军在内,虽然主帅没有回来,但全都八百里极速派了人过来听候指使。西军不反,那么理所当然的陕西甘肃等地都不会反。因为西军在外,这些地方在内,汴京又在他们后边,一旦不认王言帝位,两面夹击没有活路,没有反叛的土壤。

    南方不一样,山高路远,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到他们,所以基本上南方大片地区都不服。这些人有地方官,有地方禁军,有本地士绅,当然还有农名。集中在淮南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这五路地区。按照地图来看,这五路份属东南地区,基本代表了整个南方。

    因为这个时候南方的开发不足,还是宋室南迁定都临安之后,那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开发出来的。现在那五路之地,就是南方的膏腴地带,人口也是这些地方更多。

    这个局面王言想到过,毕竟整天研究的就是这点儿事,他思虑又周全,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那么应对策略当然也有。

    很简单,既然南方主要地区已经造反了,那么他就不怕造反的人再多些,所以他的改革直接开始了。

    第一,承认孔子历史地位,废除衍圣公爵号。同时彻查孔家不法事,从重从严发落。很显然,如此的目的还是打击儒家。

    大宋养士百多年,儒家的力量太大了。虽然现在来看,风采都被赵佶以及那些大奸贼给抢了,但是现在的士绅集团不差的。若不然之前赵佶巡游天下,也不可能给吓回到宫中老老实实的。

    而且另一方面来说,他要改革教育、官吏的选拔,要抬高军方地位,不管是哪个,都是涉及到当今文官根本的,他们也不会束手,以后该有动作还是会有动作,索性就一起了小】

    【说】

    第二,土地国有,重新丈量土地,并且重新确定农业税。之前发布的十五税一保留,但是添了一户‘二十亩’以下的限制。那么二十亩之上,当然税率就不同。按照田亩的数量阶梯上升,最高达到一半。

    二十亩,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不是很多。宋朝不抑土地兼并,那么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土地资源向少数人手中集中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就是有二十多亩的,他定下的是到四十亩以下,二十亩以上的部分是十税一,这个数字其实在这会儿来说,也是很合适的。毕竟以前他刚来的时候,王家庄就是十税一给他交,他已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善人了。

    事实上就是到了千年后,他的税收的也是低的,这当然是单纯的按照数字来说。因为虽然后来全国平均税率是百分之十五点五,但是一来土地产量高,二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又是减免又是补贴的政策支持,面上是那么多,但实际交的在百分之二三四五,是远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他定的这个也不是没有漏洞,因为是以户为基础。那么大地主家养了那么多的人,最简单的就是把土地过户到家中的那些无田产的佃户身上,以此来摊薄高阶税。但是他也不是没有限制,那就是地只按户算,不管私下有什么约定只认户主,不承认其他什么私下的约定。如果真有钻这个漏子,觉着自己影响力很大,自信能够掌控别人,王言会教他们做人的,弄死几个也就好了。

    第三,重新厘定商税,按照营收阶梯收缴,比原本提高了很多税率,按季征收。以现在的条件,当然没有办法核查帐本,肯定有偷税漏税的。那问题不大,毕竟那些商家的规模在那,收习惯了总也知道个大概,而且还有不时抽查帐本的活动。要搞他们,有的事办法。没事儿就弄死几个,还是能够很好的震慑其他心存侥幸的人。

    而且偷税漏税的,多数都是大商号,小作坊本来的税率就不是很高,没有必要冒那个风险。那么这样一来,虽然剩下的还是很多,但也是有数的。难度有,但绝对没有那么大。

    这三条下来,就已经可以天下皆反了。其他的一些什么官制改革、军制改革、货币改革等等,在这三件事之下,根本不够看。

    所以在这三件事布告天下之后,理所当然的,北方各地都出了一些乱子,南方笑的很猖狂。

    而辽东地区,辽、金两国不是瞎子、聋子,大宋内部的事已经传了过去。而且之前还有武德卫与大宋北军合兵一处,后来又有王言发圣旨官方承认原本通行北方地区的‘宝钱’为指定货币,他们就是再傻也知道这背后是王言,现在大宋与鲁智深部成了一家。而现在大宋境内又那么乱糟糟,这当然是机会。

    王言已经收到消息,辽、金有联合之势。

    说真的,他并不在意辽金联合。现在辽金两国还存在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没有足够的人才治理不过来,二是摊子太大,一口吞下容易消化不良。从来都不是实力不足,干不过他们。

    所以辽金联合,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