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六七二章 身不由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

    而在这个大上海的计划中,理所当然的修建了新的市政府大楼。正是在这个大上海计划的中心位置,由‘三民’、‘五权’、‘世界’、‘大同’四条主路交汇的中心,便是大楼的所在小说

    淞沪会战后,国军退败,日本占领这里,成为了伪政府的办公地。如今汪兆铭团体已经议定了成立伪国民政府,这处市政大楼,自然交给了汪伪政府。

    作为经济司司长,明楼的办公地正是在这里。今天经济司邀请上海滩的工商人士共议上海经济之未来,则是安排在了距离市政大楼不远的一处会场内。

    这种事,上海滩的商人基本全都来了,不来不行。因为他们要做生意,还是在日占区做生意,以前是松散的地方伪政府管辖,以后是统一的伪国民政府管辖,所以必须要听从伪国民政府的号令,遵从他们的规矩,缴纳规定的赋税。

    不过伪政府也是白忙活,各行各业以及搜刮中国穷苦的人民群众得到的钱财,最后基本都落到了日本人的财阀、政府手中。

    不过换个角度想,做为高层的汪兆铭、陈公博、周福海等人过的是一点儿不差,他们该富还是富。而那些给伪政府做事的中低层,日子也不差。毕竟钱财先从他们的手里过一道,这才接着上缴的。从上到下,吃的满嘴流油。

    但话又说回来,汪兆铭等人如何不想财政自主呢,拿到钱经营好势力,发展壮大以图天下。找日本人之前,他们一定都是那么想的。不过随着谈的更深入,他们发现事实远不是以前日本人说的那般。可这时候,他们也没退路了。

    周福海能骑墙,再回头投诚国民党,但汪兆铭、陈公博这俩人不行。尤其是汪兆铭,是必然要死的。他跟溥仪的情况还不一样,毕竟汪兆铭曾经是国民党的二把手,先前也给过机会,再有因为叛国事件导致的民意汹汹,那是绝对不允许有好下场……

    会场中,乌压压的坐了上百人,都是人精,无需别人招呼,更无需弄个牌子写上位置,他们自己比量一下,就知道该坐哪了。

    王言翘着二郎腿,脸上挂着澹澹的温和浅笑,坐在第一排的最中心位置,这是他上海滩首富以及其他身份加成所带来的地位。当然,其他身份的加成才是主要的,毕竟没有权只有利,那是待宰的羔羊。即便他不是首富,在这里也是中央位置的。因为在座的都是商人,他们背后是谁不重要,在这里,怎么也不会比他这个流氓头子更有排面。况且这些商人背后的人,还真没有他王某人的能量大。

    在前方的主席台上,坐着的是周福海、明楼以及其他的经济司的官员。周福海是过来给明楼站台的,他做了开场讲话,从国际讲到国内,再落到汪伪政府到经济事务上,号召大家戮力同心,维护汪伪政府统治区的经济繁荣。

    当然,没人信。因为在座的这些人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外面由李士群亲自带队的七十六号行动人员,一个个荷枪实弹、凶神恶煞的。

    但该虚伪,就得虚伪,周福海的讲话收获了上百个商人,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周福海讲过了话就借口事务繁忙走人,他也确实繁忙,乱七八糟的事不少。周福海离开后,梳着大背头,戴着银框眼镜的明楼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起了正经事儿。

    他先是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而后便说起了今后的一些章程等等。主要就是把汪伪政府的新规矩,告诉在座的各位商人。别人怎么样不清楚,反正王言是早都清清楚楚。就在几天前,周福海已经请他吃饭,同席的还有汪兆铭、陈公博等汪伪政府的高层。当时周佛海便同他说了这些事,今天过来就是走个过场。

    毕竟他上海滩首富不白当,同时还跟两党、洋人、日本人做生意,影响力太大。这些事,没有他的支持,也能办,但是不好办。因为总会有不同意的人,聚集到王言的身边,对抗他们的统治,那时候就不得不要他的命了。

    当然王言不可能不同意,日本人都不会放过他,不配合工作怎么能留呢。所以说,汪芙蕖那么招揽明镜,明镜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能活着,还能做生意,只能说是剧情需要。再勉强的解释,就是明楼还有些面子,汪芙蕖还要些名声,没有故意针对明家。否则的话,明镜有一百条命,也不够日本人杀。

    不过王言同意是同意的,但一定执行的是双重标准。否则真的让他赔钱,驻上海的领事馆、陆军、海军都少赚钱,他们也会不高兴的。支持是支持,但不能让他掏钱,他的钱财成分复杂,涉及的方面太广,汪兆铭、周福海也不敢拿。

    不过在个人方面,他还是给汪跟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身不由己啊

    “王先生慎言,还是小心一些的好。”明楼都忍不住的瞪大了眼,这话是能随便说么?尤其还不是只有他们两个,旁边站着的就是汪芙蕖,还有其他的商人在呢。

    汪芙蕖也在边上插话:“是啊,这话可不能乱说。”

    王言摇头一笑:“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我自有分寸。这话,在三天前我就同汪先生讲过,我跟岩井英一先生也讲过。大家都是聪明人,有时候要装湖涂、装傻子,有时候没必要。有些话,有些牢骚,也是正常的,不管是汪先生,还是岩井英一先生,他们都理解。”

    “那是明楼多嘴了。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如果方便的话,明楼想请您吃个午饭,有一些事情还需要跟您进一步的说说,我怕下边的人传达不到位闹出什么误会,那就不美了。”

    明楼非常自然的转移话题,说清楚了他的用意,没有在‘身不由己’的话题上多说。

    “王某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时间。走吧,这确实是到了午饭的点儿,听你安排。”

    说罢,王言对着汪芙蕖以及其他的大商人点头示意,没有多余的话,转身走人。明楼也在后边跟众人打了个招呼,小跑两步跟上王言。说了个地址之后,坐上明诚开着的车头前带路,王言跟齐四则是在后边跟着。

    明楼对王言很尊重,因为即便经济司的司长,按照职级在汪伪政府是能排上号的,甚至他还兼职着特务委员会的副主任,跟李士群是同一个级别的,也能对七十六号插手,身份地位在汪伪集团中还是够用的。当然,这个职位配置尽管不是很合理,但剧情在那,搞经济的插手特务组织的事务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他的身份地位,对于王言来说就不够看了,这也没办法,实在王言的身份太复杂,众多的身份叠加出来的能量太大,牵涉太广,他想不尊重王言都不行。

    随着车来到附近的一家淮扬菜馆,没用王言说话,明楼就先交代了,招牌菜什么的只管上,要摆满一桌子。

    而后这才到了角落的清净位置说事,说的很重要,但对王言来说也就那样。大方向上,他已经跟周福海谈妥了,只不过是现在明楼这边要逐项的明确他产业的特权,总要有个规矩给框住,大家在规则内做事。

    这些事很无聊,倒是另一桌坐在一起吃饭的齐四跟明诚两人有些意思。

    “哎,我听说你从小就在明家?”齐四先开口说话,像是一个无礼的小子。

    明诚把玩着手里冒着热气的茶杯,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小子:“我听说你原来是小乞丐,因为发现了日本人在王先生家里安装窃听设备,才被王先生带在身边,还给你安排了捕房巡捕的身份?”

    “小乞丐怎么了?”

    “从小被明家收养怎么了?”

    简单的两句对话,很显然,齐四并不是明诚的对手,他转而说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听说了你的事儿,好奇问一问。你还有人收养,我要不是命硬,早都死臭水沟里了。”

    “都不容易。”明诚叹了口气,没有顺着悲惨往事说下去,他无意的问道:“听说你会武功?”

    “这话说的,吃这口饭的,不会两手不是早都被人弄死八百回了?逃难路上遇到好心人收留过一段时间,传了我内家形意,可惜现在找不见人了,八成是死了。我看你的精气神不错,不也是个练家子么?”

    “我没有你的机遇,是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才学了几招散手,这些年跟明先生在国外,又学了一些西洋拳。现在仗着身高马大,可能你不是我的对手,但是再等两年你身体发育好,我就打不过你了。”

    明诚顺着话,自然的问道:“王先生位高权重,又掌握着海量的钱财,就带你这一个人到处行走,他就不怕有危险吗?”

    “你都知道我的事儿,还能不知道言哥的事儿?言哥十二三岁就上街砍人抢地盘,这么多年勤练不辍,身手高的没边。不过言哥说了,再能打、人再多有个屁用?现在都用枪,没人用刀子。真有人要杀他,十个八个的枪手拿着冲锋枪突突,多少人都得死,总不能出行带着一个连的人手到处招摇吧?所以就让我自己给他当司机了。”

    “哦,这么回事儿,还是王先生看的明白,想的清楚。这一点,明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当然了,明先生跟王先生没法比,但是想法一样,都是一路人,我觉得他们俩在聊边聊的一定很好。就像咱们俩似的,我觉得虽然你年纪不大,但是跟我挺对脾气,天然就有种亲切,可能是咱们小时候都不走运吧……”

    又绕回去了……齐四暗呼一口气,问道:“听说你跟明先生以前在英国,那边什么样啊?有上海好吗?”

    “英国啊,也不太好,总是下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