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都督请留步 > 第357章 喋血晋州(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天,寿阳府衙的大堂内,刘益守问了在场众多文士一个问题。

    “治下州郡之民若是得到授田,自然是皆大欢喜。然而人在家中坐,田从天上来,不劳而获之下,很容易出现升米恩斗米仇之辈,种善因而得恶果,为之奈何?”

    这个问题很常见,却也很现实。

    从前领地并不大,而且多是战乱地区,大量无主之地,均一均田算是“皇恩浩荡”,康他人之慨,刘益守自然不介意当个“大善人”。

    而现在占据了两淮地区相当大的要害之地,像从前那样大范围的均田,简直跟散财童子没什么两样。行善还会被人叫傻X。

    得到田的未必会感激你,没得到田的反而会投靠世家豪强,调转矛头为自己“讨回公道”。

    任何事情,如果让得到恩惠的人有一种“理所应当”的错觉,那双方反目成仇,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回主公,军功授田,代替财帛,自古有之。我们自然是没法讨所有人喜欢,但是让有战功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利于主公统治诸多州郡。”

    陈元康双手拢袖一拜,慢悠悠的说道,这主意他已经酝酿很久了。

    军功授田,历史悠久,也是最为有效的笼络手下,巩固势力的手段之一。当然,这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且要控制住规模和范围。要不然,手下很容易出现唐末节度使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

    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丘八们,完全可以将田地交给招募的仆从打理,自己则成为职业军人,将所有精力都花费在“杀人”这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上面。

    这些完全脱产的职业士官和士兵,因为家底丰厚,彼此之间后代互相通婚,形成了“牙兵阶层”,后期甚至直接把领兵主将的位置当商品拍卖,价高者得。无论谁来领兵,这些人始终都是一帮人,换多少皇帝都是他们掌权。

    军功授田是一剂勐药,却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得有其他的配套政策。

    陈元康说完,众人都陷入深思之中,琢磨这项策略的优劣。这是把如何赏赐麾下将士,第一次放到公开场合来说,使得封赏制度化,规范化。无论此项策略有没有缺点,它的开创性对于刘益守麾下众人来说,都是石破天惊的一幕。

    坐在堂下担任记室的毛喜傻眼了,虽然早就知道刘益守是冲着造反去的,但是已经进展到这样的程度,却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

    “主公可彷魏国旧制,在各县设坊,屯扎军士,拱卫城防。每一坊设坊主一名,该坊军士平日里担任巡哨安保之责,亦是负责训练士卒,为大军提供兵员。

    各坊驻军轮换调度驻扎,各地兵员混编,以防与地方豪强勾结。将来主公麾下各军,都以坊为最小单位,将坊中军士里的优秀者提拔为主公亲军,以为精锐,单独成军。”

    这个想法,王伟已经思虑很久了,看陈元康献策,他也跟着献策。简单来说,就是让刘益守麾下兵员来源标准化,让兵是刘益守的兵,而不是麾下那些将领的私兵。

    此策无关田亩,只是纯粹的军事组织形式。从所说的来看,似乎颇有可行性,只是效果如何还要多观察一番。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二位献策,皆为金玉良言,可将其中条目写详细,单独送到我这里,不需要在此地讨论了。”

    陈元康和王伟说得虽然很好,但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益守提到的那个问题,也就是立国最根本的一个问题:生产资料,要如何分配!

    “主公,家中若是无人从军,则每位男丁分十亩地,妇人减半。田地不可买卖,不可转赠,必须听从我们的安排种植。

    撂荒,或者种植其他作物,第一年受罚,第二年收回土地。

    所收租调只以官府为唯一,轻赋税。”

    杨?殖辽?档馈

    这一招他想了很久,此时正是文士们献策决定大事的时候,他也不打算藏拙了。

    这个授田的规模远比孝文帝时分田数要少,可以说只能够温饱而已。虽然税负。

    高欢听从段韶之策,围住壶关城不打,分兵攻打北面的襄垣与潞城等地。本来在攻占长子城后,元天穆就如同惊弓之鸟,收缩兵力困守壶关城,使得襄垣跟潞城等地的兵力更加薄弱

    因此韩轨与窦泰二人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将襄垣与潞城两地攻破。

    得知高欢大军在晋州掠地,元天穆左右为难。

    若是出兵解围,自然有可能击退高欢,然而正是因为兵力不足,元天穆才困守壶关城。因此出击的话等于是放弃了城池的险固,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可是不出兵的话,高欢大军绕过壶关城亦是可以攻打晋阳,为之奈何?

    元天穆的求援信很快就送到了坐镇晋阳的慕容绍宗手里。

    在北魏还未丧乱前,元天穆可以说在边镇出尽风头,乃是可以与尔朱荣相提并论的宗室帅才。可是自从他被陈庆之吊打之后,似乎心气也不足了,名将成色也褪去了,变得平庸起来。

    当收到元天穆的求援信时,慕容绍宗其实心中是有些不屑的!

    所谓调动兵马,当你补强一处的时候,自然就会削弱其他地方,这是个恒古不变的死道理!元天穆向他求援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若增援晋州,晋阳可怎么办才好?

    没错,壶关城确实很重要,晋州盆地也确实很重要,但要是跟晋阳比一下,那边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晋州丢了,还可以夺回来。晋阳若是丢了,尔朱荣从此便会失去与高欢叫板的本钱,败亡不远矣!

    要求援,也轮不到找他慕容绍宗啊!

    此时此刻,收到信的慕容绍宗,对元天穆是很看不起很鄙夷的。

    然而历代跟慕容氏以为姻亲的可朱浑氏之族长可朱浑天和,却劝说慕容绍宗,不能对此置之不理。

    慕容绍宗感觉很困惑,对可朱浑天和说道:“晋阳乃根基之地,不可轻忽。若是丢失,则如同山崩地裂。我若是派兵救援元天穆,晋阳怎么办?”

    慕容绍宗很有军事才华,亦是目光如炬。保晋阳,才是此战之根本。等尔朱荣腾出手来,其实随时可以跟高欢在晋州掰掰手腕。有晋阳在,可以从容补给,何愁打不过高欢?

    “绍宗啊,话虽如此,但此一时,彼一时啊。”

    可朱浑天和叹息说道。

    慕容绍宗只是从军事角度看待问题,可是有时候,打仗是打的政治仗,军事方面的困难,反而是要“必须克服”的。

    “此话怎讲?”

    慕容绍宗沉声说道,书房里就他跟可朱浑天和二人,又是晚上,说什么都不会有外人知晓。

    “尔朱氏主动退出秀容川,已经损了威信。虽然后面又击败纥豆陵步蕃,但已经让其他人看出虚实底细。

    尔朱荣如今只怕已经对你我二人起了猜忌之心,毕竟我们不是尔朱氏出身。

    倘若此番不出兵援救元天穆,只怕会让尔朱荣认为你我皆有二心,企图占据晋阳自立,或献城投靠高欢。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事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可朱浑天和语重心长的说道。

    如果说元天穆没有哭着喊着叫救命,那慕容绍宗可以用“晋阳重地,不得轻离,元天穆亦可自保”来搪塞尔朱荣。

    可是现在求援信已经在桉头,高欢也已经攻克了长子、襄垣、潞城三地,要是慕容绍宗见死不救,坐视元天穆被高欢锤爆狗头,只怕尔朱荣那边很难交代过去。

    可朱浑天和说得很对,此战是出兵也要出兵,不出兵,也要做做出兵的样子。反正,在晋阳城里装咸鱼那是不行的。

    “此战,你以为如何?”慕容绍宗无奈问道,似乎已经被说服。

    “我自带本部人马,屯兵乡郡(武乡),监视高欢动向,绍宗你亦可以向尔朱荣交代。”

    可朱浑天和一脸肃然说道。

    想了想,似乎也只能这样了。慕容绍宗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微微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

    两族世代联姻,自慕容垂时期就是姻亲关系,联系要比尔朱荣紧密多了,慕容绍宗是信得过可朱浑天和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