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清山变 > 第72节 皇帝出京(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72节

    皇帝出京(1)

    俄军东征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的武装部队除却哥萨克骑兵旅因为丘陵地带不宜行军的原因早早回撤至下乌丁斯克而逃过一劫之外,其他一万多步卒、两千三百余门火炮尽数被俘,连同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为清军所下,消息传来,震惊了伊尔库茨克所有人。

    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向西行一百五十俄里,中间有特尔德、奇克德、牛满必拉河、松阿甲乌拉等各处小型要塞、隘口、天然河流,再向西行,便是洁雅依连涅斯克城。这里不是斯特列田斯克要塞和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可比,除了占地更加宽阔、人口众多之外,更是黑龙江流域中国、俄罗斯国的往来交通、贸易枢纽,城中交通便利,市集从立,经济相对也很是发达——过了这座城镇,就是因为此番两国开战,已经成为一个硕大的兵营的下乌丁斯克。

    而下乌丁斯克和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一样,都是依靠色楞河而建,不同的是,后者总还有一些战略防御,前者建筑在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区,根本无险可守。而与之相连的卡因斯克、卡因斯克、托姆斯克、巴尔瑙尔、鄂木斯克等地在战略上连成一体,拱卫雅克萨城,都是俄军方面绝对不容有失的。

    除了要塞的丢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第三步兵旅旅长阿列克谢耶夫陆军大校等人的尽数被俘,更加让穆沙维耶夫着急,清军如神兵天降,连俄国人也还没有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摸进指挥部中的,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详细询问从战场上溃逃下来的俄军士兵,后者也莫辨其详,只是说听到指挥部所在的山洞中有枪声,士卒交头接耳,不明所以,后来就是清军部队猛烈进攻,把士兵都给打散了。

    敌情不明,令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大感头疼,二人心中同时痛骂阿列克谢耶夫无能,面对清军的攻击,居然就这样束手就擒了?简直荒谬!但只是他一个人也还罢了,连带着几近一万人的部队全部给清军俘虏,消息一旦传回彼得堡,立刻就会给了外相涅谢尔罗跌伯爵、财相罗林伯爵以借口,便是有康士坦丁亲王殿下的支持,自己的面子上也要很不好看了

    穆沙维耶夫又是恼怒又是奇怪,中国人几时变得这么骁勇好斗了?据自己知道的,他们不是一看见洋人的火枪。就会吓得双腿打颤的吗?在斯特列田斯克要塞易手之后,外相涅谢尔罗跌伯爵阁下专为此事请见俄皇,是关于和中方达成和平协议的事情,两国开战,彼此公使一概撤回,还是托请英国政府出面,和中方交涉,俄国方面已经做好了谈判的准备,由外相亲自带人到中国去——据说,甚至连对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都已经得到了俄皇陛下的首肯。孰料中国人根本理都不理,在礼貌的感谢过英国人的调停之后,拒绝了俄方提出和谈的要求——不论是在英国人还是在俄国人看来,将和平的大门彻底关闭,都是一项无比荒唐的决定。

    穆沙维耶夫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倒是心中大喜:中国人不肯和谈,无疑给了自己继续用兵的借口。而在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山下的一战,也确实证明了他和很多人的观点:中国人是一个野蛮而未开化的民族,听不懂除了暴力之外的其他语言。

    但风云突变,俄军成建制的被清军俘虏,敲醒了穆沙维耶夫的美梦。现在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打败清军,而是掉转过来,摆在他和利涅维奇案头的第一要务,是如何保证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不再重蹈覆辙,成为清军的囊中之物了。

    和利涅维奇商议之下,两个人都认为,清军挟大胜余威,整军而来,凭借特尔德、奇克德等地的防线是不大可能抵挡得住的,反倒不如将兵力收缩在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清军。而且,洁雅依连涅斯克城占地宽广,清军兵力不足,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休想能够拿得下来,到时候,东北的寒冬到来,清军迫于天气等其他原因,必将不战而退。

    至于具体的战术,依旧是骑、炮、步兵种联合作战,先在城外行以消耗之法,同时派骑兵干扰清军的后援补给线,若是战事不利的话,再转入城内作战,以清军地形不熟,人脉生疏,一定会陷进这一场泥潭之中,动身不得。

    但同时,穆沙维耶夫和利涅维奇虽然并未将彼此心声吐露,却都有一个共识:这场仗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了。清军表现出来的悍勇和不畏死亡的精神,着实令人咋舌——萨哈连乌拉霍通山下一战,被俄军俘虏的清军兵士,不足一百二十人,还尽数是伤重昏迷,没有自主能力的——面对这样的敌人,穆沙维耶夫又是惊恐,又有点羡慕:若是自己所统带的,能够有这样的武装,该有多么好啊?

    俄军整军备战,对面一方也丝毫没有浪费时日,九月************************

    萨哈连乌拉霍通要塞一战,胡大毛再立新功,消息传回北京,皇帝大喜。所有参与到突击作战的四十名士兵,除却银钱奖赏之外,着兵部以游击将军逐一记名,等待战事彻底了结之后,再以实缺使用。至于领兵的胡大毛,更是一举提拔为总兵衔,赏银两千两。并赐双眼花翎、黄马褂,并第一次战斗中所立功勋而得的双宝龙星勋章一起,派专使赍至军前,隆而重之的当众颁发。

    以上种种安排妥当之后,皇帝再一次兴起了北上的念头,只不过,和第一次偶发奇想比较起来,这一次要具体而细微得多。他知道,这样的事情和大臣们说是绝对不行的,只能偷偷的溜出京去,至于办法,多得很!

    这一次调兵北上,有京中神机营的部队参与其中,皇帝先把额里汗招到御前——他当年是四皇子府的侍卫首领,因故外放为奉天将军,二品武职,位高权重,到咸丰二年的时候,给皇帝招回京中,改任京师锐建营统带,兼任满洲八旗正黄旗副都统,西凌阿给皇帝放为九门提督的时候,他还担任过乾清宫御前侍卫领班,后来神机营初建,他也入值其间了。

    把他传到御前,皇帝开门见山的说道,“朕要到瑷珲城去一次,你下去准备吧。不过,此事贵在机密,任何人也不准知会,你明白吗?”

    额里汗吓了一跳,“皇上,您到瑷珲城去?那里正在打仗,您怎么能去呢?”

    “朕知道在打仗,就因为如此,朕才要亲自前往——无数将士为我爱新觉罗祖宗基业流血奋战,朕呆在京中,丝毫不去过问,这像话吗?”

    额里汗忠心不二,但头脑却不是很灵活,闻言痛苦的挠挠头,“皇上,奴才是说不过您的,只是,您是皇上,身份贵重,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奴才有十条命也赔不上啊?”

    皇帝佯装发怒,故意言语刻薄的挤兑他,“额里汗,你不会是怕了吧?朕看你一贯英勇,故而才简派你带领神机营北上抗敌,如今你反倒拿朕来说事吗?干脆,你也不必去了,朝廷有的是肯为朕分劳解忧的领兵之人,也不差你额里汗一个人!你下去吧

    “皇上,皇上,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啊。”额里汗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了,君前不能失仪,只好忍着,“皇上,奴才真的是怕皇上到了前敌,有什么差错啊。”

    “萨哈连乌拉霍通一战,俄军早已经吓破了胆,龟缩于洁雅依连涅斯克城中——那里距离瑷珲城数百里之遥,中间地区也经由肃顺派兵清剿残余俄军兵士,如今的瑷珲城内城外,到处都是我大清士卒,朕又有什么危险可言?”

    若是论及辩才,额里汗拍马难及皇帝于万一,几句话的功夫,给他说得没有了答对,“那,皇上,您若是一定要去的话,总要带上侍卫吧?”

    “你不就是朕的侍卫吗?若论及忠心,朕身边就要数你和西凌阿、佐齐、阿勒精阿这几个奴才了。不过他们几个人嘴不严实,佐齐又好喝酒,要是事先走露了风声,朕就走不成啦。这一点啊,你比他们都强。”

    给皇帝不吝溢美之词的夸赞几句,额里汗咧开大嘴笑了起来,“那,皇上,奴才就拼死保驾,……嗯,奴才旁的话不会说,总之有奴才在,就有皇上在。谁要想伤了皇上,就得先把奴才放倒!”

    “朕知道,朕知道的。”皇帝说道,“这一次出京,非比寻常,首重机密。朕想,就随同你神机营卫士一起出京好了。乘火车先到山海关,出关之后,改为骑马。到时候,朕混在军营之中,又有谁能够知道?”

    额里汗抓抓头,无奈的说道,“那,奴才就只有遵旨了。”

    “这才对嘛,你下去之后,不可对任何人说起此事,明白吗?”

    “皇上,奴才还是怕,日后……日后各位大人若是问罪奴才,皇上可要为奴才做主啊。”

    “知道啦,知道啦。”皇帝像哄苍蝇一般的把额里汗轰出去,心中大乐,回头正看见六福和惊羽吓得发白的脸庞,恶狠狠的一瞪眼,“你们两个要是敢把此事泄露出去,朕就扒了你们的皮,六福,特别是你!”

    “皇上,这……这太危险了。有肃大人在那里,您又何必孤身犯险呢?”

    皇帝瞪了六福一眼,这个奴才终究是在为自己着想,倒不好过多的斥责了,“朕行事自有主张,几时轮到你这奴才动问了?你就只管管好自己的差事,旁的事情,你少问少说!”

    六福委委屈屈的低下头去,“是,奴才记下了。”

    惊羽半天没有说话,这会忽然插言,“皇上,奴才有话说。您出京之后,这……国政之事,总得有个人来过问吧?即便列为大人即刻出发,跟随皇上北上,京城中丢了皇上,天下人心惶惶,又当如何?”

    “此事,朕自有交代。”皇帝摆摆手,“摆驾,到钟粹宫中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