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明末大寨主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军制改革完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救民军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青壮占比很高,但是可以养活的职业军人,也只有二百人左右,大概可以控制在二百到二百五之间。

    不过,救民军还有一点优势。

    那就是救民军是一股处于增长阶段的政治军事势力,他并不是跟大明一样,他的一切都是自主生产的。

    他的很多资源,是通过抢夺获取的。

    这一点,跟辽东的女真人极其类似。

    从楚行的角度来看,东镇庙就是趴在大明身体上,野蛮吸血的毒虫。

    所以救民军并不一定需要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来设置职业军人的数量。

    救民军需要耕种,但并不完全依赖耕种。

    所以在楚行看来,突破这个比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楚行盘点过手头的资源,他觉得东镇庙有六百到七百的职业军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果遇到了大规模的战事,东镇庙完全可以以这六七百职业军人为核心,组建一个小型军队,与敌人战斗。

    文官一方是极力反对职业军人过多的。

    再他们看来,打仗的时候,只要有大王,就能赢。

    而且山上这些老油条,即便是成为职业军人,也是废物,还不如去种地。

    而军方则从陈二牛开始,极力鼓吹,一直到了一千人以上。

    楚行有些疑惑的看着军方的将领,他好奇的是,组建职业军队,用的肯定不是常备军的人,这一点刘青山他们应该也很清楚。

    所以楚行不知道,为何他们可以一张嘴就说那么多人。

    对于职业军队,楚行是有他的设想的。

    首先虎贲军的一百五十人,是完全要吸纳进来的,他们本身就是职业化军队,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则是常备军中的斥候,这些斥候本身就是楚行训练的,他们的本事,楚行倒是很了解,而且军队是不能没有斥候的,他们的训练必须严格继续下去。

    第三,则是常备军的弓弩手,这些人都是从猎户转化过来的,弓弩会使用一些,不能浪费。

    第四,这是常备军在战斗中表现优异的军官,这些人都是在之前训练中表现不错的人,这些人在虎贲军中,就算是不会特别优秀,但也不会特别差。

    第五,则是陈二牛手下那些披甲的悍匪,这些悍匪的素质虽然差了一些,但是他们本身就接触一些军阵的训练,而且久经战阵,是常备军中的精华。

    这些人满打满算,也就四百多人,距离六七百人还有很大的缺口。

    所以楚行的计划是,从附近的村镇,以及新俘虏的村民里,进行选拔。

    理由很简单,他们之前,是被地主豪门压榨的农奴,如今救民军解救了他们,给他们分配了土地,他们的战斗性非常强。

    而且,这群人没有做过土匪,并没有染上土匪的恶习。

    这样一番选拔下来,六七百人就差不多了。

    见大王细细道来,大家听得明明白白,都觉得大王说的没错。

    不过人数确定下来以后,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则无法避免,也没法避免了。

    那就是编制,因为这支部队,会拥有弓弩手,披甲兵,长矛手,骑兵,火铳手,炮兵,辎重部队多兵种混合而成的军队。

    这么多兵种协同作战,如何配置,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此外,刘青山和孙玉秀等人,也在琢磨,这支部队搭建起来,高级军官的安排到底是什么样的?【1】

    【6】

    【6】

    【小】

    【说】

    大家经历过一次军制的变革,知道每一次军制变革,对他们手中的权利,都会有所影响。

    救民军虽然人少,但是也是一样的道理。

    之前搞兵,短时间内是非常缺乏的。

    不仅仅是人员的缺乏,武器也极其缺乏。

    救民军虽然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但是生产工艺一直得不到改善,废品率极高,这一次从山下搜集了大量的工匠,其中包括大量为大明打造火器的工匠,如果有优质的铁,加上不俗的待遇,他们生产出来的火器,肯定会有所改善小】

    【说】

    虽然目前东镇庙过得非常惨,但是未来,火器的生产肯定是能跟上的。

    作为一支独立于大明帝国之外的政治军事力量,武器的生产和制造必不可少。

    乃至于生产生活用品、工具都需要大量的铁器。

    而东镇庙在老寨关于铁的产能非常有限,只能通过渠道,源源不断的在外界采购。

    只是如今这种情况,会在东镇庙崛起的同时,而受到朝廷的阻挠。

    也就是说,楚行再想从外界购买铁器,可能未必有那么方便了。

    楚行想着,尝试一下是否可以打通与外省的渠道,因为东镇庙也有很多商品,仅靠青州府消化,多少有些困难。

    如果可以打通外界渠道,一来可以吸纳资金,二来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资,三来也可以吸纳人才的流入。

    新军的编制确定下来,大家敏锐的发现,核心权力就在七个百户所上,于是乎大家轮番对七个百户所的职权产生了争夺。

    收回军权,压制武将的权柄,是历次军事改革的核心,要明确是谁指挥枪,才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

    当然,楚行也不会因为权力,动不动就来个血淋淋。

    因为刘青山和孙玉秀等人,跟太平天国时候的诸将不一样,他们的权柄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悍,而且对于楚行的历次改革,也相当的配合。

    再加上楚行不跟洪秀全似得,没有强悍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楚行也并不是多么惧怕手下的将领。

    所以,从始至终,楚行都是对他们加以限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想法。

    相反,楚行还想对他们加以重用,毕竟这些都是创业老臣,他不想寒了他们的心。

    比如,各个百户所的百户,依然要使用这些人。

    比如两支火器部队,他的指挥官是秦去疾,而长矛兵百户所的百户则是刘青山和孙玉秀,刀盾兵的百户则是陈二牛和贺九牛,此外,弓箭手百户所的百户以及各百户所的副百户,小旗都是他们的心腹手下。

    楚行只是派遣了一些虎贲军中,经验丰富的思想教员罢了。

    不过好歹楚行也是经历过一次创业的,也读了很多史书,他知道,这些将领可以重用,但是必须能跟随自己进步。

    所以他准备补充一些识文断字的中低阶武官,进入大都督府。

    这就是逼迫刘青山、陈二牛等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李宗为作为东镇庙扫盲第一人,这么长时间来,也算是颇有成效,文官体系很多人已经能使用文书,可是武官这边儿差很多。

    所以楚行明确的告诉这些武将,若是你们再不能提高文化修养,那么你们就会被淘汰。

    一番眼花缭乱的操作,楚行这才心满意足的暂时放下军事,将心思投入到其他方向来。

    因为虎贲军有完整的体系可以借鉴,只要下面人不瞎弄,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而政务虽然比较繁杂,但是这段时间,在赛八仙一干老臣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和制度,根本不需要楚行浪费多少精力。

    最近他把主要时间分成了两块,一块是视察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一半用于武器的革新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