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明末大寨主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政事堂内。

    一干文臣武将齐聚一堂,商议着国家大事。

    “根据斥候来报,有一支一千人左右的人马,正在朝我们这里走来,估计是之前来过东镇庙,手里有完整的舆图,而且青壮也不少,有二百多人。”刘青山拿着密信,对众人说道。

    “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情报,只是大致推算,他们应该是山下的一支流寇。”

    赛八仙皱着眉头,摇晃着手里的鹅毛大山说道:“情报是否不准确呢?一千人的队伍,还只有二百精锐,就敢捋东镇庙虎须?他们莫不是疯了?”

    刘青山解释道:“在下也思索过此事,会不会是先锋部队什么的,特意加大了搜索范围,往外再推进三十里,并未见到有后续部队。”

    陈二牛说道:“我觉得不可能是先锋部队,如果是先锋部队,怎么可能带那么多老幼。”

    楚行点点头道:“如果只有一千来人,青壮二百,倒是没有啥问题。”

    李宗为道:“大王明建,些许蝼蚁,也想跟我们救民军争辉,实在是愚蠢!”

    秦去疾则说道:“不错,别说是现在,就搁在之前,我们尚未成立常备军的时候,这种货色,也是随意拿捏的。”

    这种小事,楚行压根就不放在心上,他淡淡的说道:“反正就是一股小规模的流寇罢了,派出我们的新军,上去磨砺一番,至于人口顺便吸纳了,反正一千人呢,不要白不要。”

    说着,楚行又摊开舆图,看了看,“之前我们的关注点大多数时候在沂山,以后向蒙山方向加派斥候,争取早日人口破万。”

    听到楚行的话,下面的人届时一脸钦佩之色。

    他们还在讨论如何击败这支流寇队伍呢,自己家大王已经思索未来了。

    这才是一个大王该有的样子啊!

    此时,赛八仙也说道:“我们新军尚在操练之中,此战可以锻炼我们新军的作战能力,以及救民军整体的协同能力,算是一次不错的练兵了。”

    楚行笑了笑,“对喽,咱们的人,都抢着要位子,如今终于来了机遇,大家都试试本事,能者上,庸者下吗?诸位,可有谋划?”

    听楚行这么一说,大家的情绪都有些紧张。

    该来的总该要来的,之前大山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如今可不一样了,大王的日子虽然依然艰难,但是手底下可以打仗的军官却已经多了。

    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混日子,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于是乎,一群文官武将,纷纷加入战团,积极讨论起来。

    至于怎么调兵遣将,这种小规模的战事,楚行是不会干预的。

    他习惯于让手底下人得到锻炼。

    而底下人也知道这是个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因为大家心里有底,他们即便是说错了,大王也会给他们更正。

    所以大家往往不分高低,畅所欲言。

    比如陈二牛献上一计,说是可以模仿之前伏击官兵那一次,选一个合适的山谷,借助目前水势比较大,给他们来个漫灌,让他们见识见识天威。

    而秦去疾认为,此战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军队。

    靠天威,确实简单,但是要防止对面有聪明人,人家万一不进套呢?

    潜台词,就是,天天琢磨着这些套路,根本起不到锻炼部队的目的,跟之前的土匪有什么区别?

    所以秦去疾建议,选个平坦的地形,跟他们正面碰一碰,这样可以发挥将士们的阵型的威势。

    但是孙玉秀对于秦去疾的建议有很大的意见,他觉得地形过于平坦,敌人容易逃跑,到时候跑出去那么多人,容易暴露救民军的信息。

    最后,还是贺九牛这个萌新提供了一个建议。大风小说

    说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地形伏击和练兵一起来嘛。

    刘青山和秦去疾等人,纷纷看过去,而胡爷也给他们选一个方位,在舆图上点了点,给他们选了一个又是谷地,地形又略微平坦的地方。

    楚行看了一眼,这个方人们该干嘛干嘛,顶多就是议论多几句罢了。

    救民军自从成立以来,那是征战不休,从去年到现在,都已经打了七八次战争了,说是一月一小战,三月一大战也不为过。

    加上他们本来就是土匪,平日里也经常外出劫掠什么的,所以东镇庙的那些老弱妇孺们对自家男人、儿子带着武器出征,那是完全已经习惯了,甚至不少人都还会想着,但愿这一次出战,自家的男人、儿子能够带回来多一些的战利品。

    内宅,楚玉儿坐在楚行旁边,见楚行低头沉思,当即道:“你是不是担心啊?”

    “担心?”楚行有些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问:“担心什么?”

    “担心出征的将士们啊!”楚玉儿道:“他们又出去打仗了,难道你不担心?”

    楚行微笑着摇头:“本王担心什么?不过就是一群流匪罢了,里头能打的青壮也没几个,刘青山他们带人出去,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最多不过三四天的时间他们应该就能大胜而归了!”

    “那你在想什么呢?”楚玉儿把剥好的一个枇杷送到楚行嘴边,同时口中说着:“这一下午了,你都不怎么说话!”

    楚行直接张口吞下一块地瓜,咬了两口后把地瓜皮吐了出来,此时才道:“没事,最近事情有点多,有些事还没想通具体该怎么做而已!”

    楚玉儿不知道楚行具体说的是什么,不过她也没有细问,只是哦了声,然后道:“也别想这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楚行点头,她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他刚才的沉思,的确不是担心刘青山他们,因为刘青山他们这一次出去打流匪那是十拿九稳的,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没能抓到大量的俘虏。

    楚行之所以沉思,那是因为他想着这大山里的土匪团伙显然还有很多,如果能够把更大范围的土匪团伙都收复了,说不准自己的救民军又能增加好几千人的人口。

    但是如果超过一百多里范围的话,情报不同,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其他土匪窝不说,而且来回也太花费时间。

    如今已经是五月份了,虽然说距离夏忙时分还有一段间,但是这段时间对于救民军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训练整编时间,楚行需要这段时间把刚组建不久的新军训练好,如此才能在夏收时分率军出征‘收粮’。

    可是楚行也是有些犹豫,因为尽可能的吸纳人口,提高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救民军能够继续对抗明军的根基。

    征讨其他土匪窝俘获人口和整军训练,这就好比鱼和熊掌,两者不能兼得。

    楚行想了一整天也没有想出个头绪了,索性不想了,等刘青山他们回来,说不准就能够从那些流匪的身上得到一些其他土匪窝的情报,如此自己才好判断最后要不要派兵去征讨其他的土匪窝,以提高救民军的人口数量,获得更多的兵源。

    接下来的两天,东镇庙上下依旧平静而悠闲,人们似乎忘记了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正在外面征战厮杀,他们很平静的对待这一切,并且平淡的生活着。

    不过内宅里的楚行却是每天都能够得到来自前线大军的报告,第一天的报告很简单,说是已经走了多少路,没有遇上任何意外云云。

    第二天则是说已经到了预定的埋伏地点,已经开始部署部队进行埋伏,就等着那伙流匪自己一头撞上来了。

    然而第三天的报告说,那些流匪没有按照预期出现,反而是在大约十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让楚行有些担心,这怎么不按剧本演啊!

    是不是那些流匪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没有继续上前进入埋伏圈

    楚行担心的时候,刘青山他们也是有些搞不懂,要知道东镇庙的探子可是一路都偷偷监视着这伙流匪呢,然而自从他们昨天到了十里外的一个小山谷安营扎寨后,却是连续两天都没有动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