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国子监改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楚行自下定决心,参与天下纷争,与各方势力争一争天下。

    除了关注天下各国,了解天下形势,吸取新的学术思想,诸如西学东渐的内容,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之外,更关注了解华夏大地的历史。

    在他看来,华夏之所以连绵不绝几千年,除了文化上大一统之外,便是这片土地崩坏—兴盛—再崩坏的这套体系在起作用。

    凡夫俗子也好,君主也罢,都讨厌变革,都讨厌战争。

    但是在这崩坏之中,往往也蕴含着机会。

    华夏之所以在几千年来,一次次领先于世界,靠得就是在这崩坏的时局之中,涅??出来的新的生命,所爆发的无穷的生命力。

    而如何去引导这种生命力,创造力,让这个国家再次兴盛,我们的先辈们,已经在史书中详细的给后人们介绍了下来。

    楚行并不是如何喜欢朱元璋,但是却又不得不佩服这个从民间中走来,开局只有一个碗的雄才大略之君。

    其治国之术中,有一项政策是楚行极其钦佩的。

    那便是人才的教育。

    朱元璋是极其重视人才的培养的,为何在后世史书中,朱元璋大杀功臣名将动辄几千人几万人,却可以保证帝国高效的运转。

    因为只要他在,总是有新鲜血液可以涌入这个新成立的帝国之中。

    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年,敕令国子监学官:“今太学之教,本之德行,文以六艺者,遵古制也”,“欲人材之盛,必养其德性,苟无作养之功,而欲成其材,譬犹雍百川而欲水流,折方长而求大木,其可得哉。”

    由此可见,朱元璋并非是传说中的那么不学无术,他培养人才,首重德行操守,他希望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大明帝国所用。

    而当初的国子监,也确实为大明帝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可如今的伪明朝廷的国子监早就沦为了统治者们的进身之阶,成为了一群二代的游戏之物,难为大明提供一个人才了。

    相比之下,楚行与朱元璋当时的环境又大为不同。

    朱元璋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男人,他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彼时元末的读书人又找不到一个做官的渠道,朱元璋可以说是跟士大夫们一拍即合,所以他想要成功,相对就比较简单。

    而楚行则大为不同,首先他跟士大夫的利益并非一致。

    他要的是改天换地,将士大夫的天下进一步扩散,改变成天下人的天下。大风小说

    让天下人都有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让天下所有人都能看到希望,都有机会是争一争属于他的富贵。

    同时外部上来讲,西方正在开启思想运动,大航海运动,届时一个个西方强国会涌现,如果单纯的利用前人的那一套,国家虽然会短暂的兴盛繁荣,但是终究避免不了被外敌侵袭的命运。

    所以这一次,楚行的诸多办法,并非是完整的承袭先人的手段,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实,国子监自成立以来,已经变革了数不过在楚行看来,这些传教士口中的天才,也就是相当于后世小学水平,好一些的可能会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

    然而即便如此,楚行也是大喜过望,为此他是特地更改了童子军的培养方式,并且决定把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挑选了出来,然后由楚行继续亲自教导。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人比楚行拥有更渊博的科学知识的!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是不再继续补充进入国子监或者是御学堂,而是继续在童子军里学习,反正讲武堂和国子监也没不能提供比童子军更好的教育。

    并在童子军里执行了全新的年级制度,仿照后世,建立育幼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如此一来,便是十五年的人才教育。

    并且这个区分是不单纯以年纪为标准,而是以学识水平为基础。

    实行年级制度后,对童子军里的少年们统一安排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为一年级学生,考试合格者升入二年级,然后对二年级学生再进行考试,合格者升入三年级,一次类推。

    考试不合格,只能蹲级。连续两次蹲级者,只能离开。

    目前童子军里的五百多名少年里,三分之一还是一年级,另外还有三分之一是二年级,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越少,等到了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是只剩下了区区三人。

    采取了年级制度后,楚行为了给他们从小培养等级、服从意识,采取了高年级生对低年级生有教导、管理的责任以及权力,甚至低年级的老师,都是由高年级生担任的,学习成绩优越者将会拥有各种特权以及便利。

    比如低年级的前三名,高年级的前五名都将会得到楚行的亲自教导,尤其是对六年级的三个学生以及五年级的七八个学生,楚行可是亲自负责教导的,其原本的老师顶多就算是助教而已。

    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的人污染他们的三观,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展现成果

    他手下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尝试着指挥着一群铁匠们打造了一个锅炉,然后直接用木材烧水,用铜管导出水蒸气,其水蒸气成功的推动了叶轮的转动。

    尽管这个装置只是最简单的蒸汽机试验装置,距离实用还有一万八千里呢,但是试验获得成功后,也就是证明了蒸汽机的确是可以作为动力来源使用的。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造出真正实用的蒸汽机用以推动轮船,抽水机之类的器械运动,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楚行觉得这个时间不会短,而且有可能极为漫长。

    不过这种事急不来,就跟研发镜子一样,那些工匠们搞了这么久一样没搞出来,但是楚行不着急啊,慢慢搞就是了,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他就不信搞不出来,死都要搞出来。

    他又不是要造什么原子弹,只是想要造个最原始的蒸汽机而已,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他还真不信搞不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