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别山、周凤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乾王宫。

    昨日下了一场急雨,很快便转为淅淅沥沥的小雨,虎贲亲卫目不斜视的盯着前方,屋檐滴滴答答的落着滴雨。

    此时,楚行王府的专属办公署廨内,楚行正皱眉看着眼前的李青山。

    楚行与眼前这位梁山好汉算不上熟稔,只是记忆之中高高瘦瘦的。

    眼下脚踏军靴,身穿一身合体的军装,低头站在楚行近前。

    李青山这个人呢,刘青山对他的评价其实挺一般,但是在楚行眼里,却蛮有特点。

    非是大乾治下山东那种大汉的气质,相反有点北人南相,长得颇为秀气。

    楚行甚至都在想,他是怎么带着一群膀大腰圆的山东大汉造伪明的反的。

    低下头,楚行手里拿着一份资料,是关于李青山的。

    上面显示李青山读过书,擅长煽动民心,名声很大。

    但是楚行却又自己的看法,他之所以成功在梁山竖起大旗,除了本身有钱,有些江湖阅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楚行将李青山唤来,却是想让他负责渗透湖广之事。

    楚行手下其实并不是没有江湖人物,李岩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如今人家是参谋次长,夫人又有了身孕,楚行是不忍心他们夫妻离别的。

    其次则是苗人凤,这个汉子太过于粗糙,在被马世英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的湖广那里想要成事,过于粗糙的汉子可不行。

    其余的,大多数都是些正规军人,亦或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草莽了,这些人大乾的痕迹过于深刻,很容易被朝廷认出来。而且人脉匮乏,也未必能成事,白白浪费资源。

    想来想去,楚行就想到山东的李青山。

    他结实的天下豪杰不少,又有举起造反的经验。当然,他识大局,知进退,也是楚行欣赏的原因。

    楚行意图渗透湖广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搞不好会落个大麻烦在自己身上。

    论能力和操守,放眼望去,可能就真的只有李青山一人了。

    但是……

    李青山说到底就是一个草莽人物,虽然接受了一些大乾的思想,但是身上的江湖气其实是掩盖不住的。

    他一见楚行身边儿的近臣申济芳,就忍不住说了一通好话,等见到自己,说了两句之后,就更加夸张,在跟自己谈话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吹嘘自己的本事,说什么若是有任务交给自己,他一定能完美的执行,让大王另眼相看的。

    谈吐间,那种吹嘘的气质,让人厌恶。

    以至于那些军机们,一个个都用嫌弃的眼神看着他。

    楚行倒是清楚,李青山为何是这个样子。

    因为他之前是地方豪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凡事吹三通,那是他的习性。

    若不是这个样子,他也未必能活到今天。

    对于此人,虽然说是楚行眼下计价的非常不错的人选,但是楚行却不是真的很想见他。

    楚行轻飘飘的说道:“收起你那一套江湖习气,如今你投靠大乾,便是大乾的臣子,一言一行都是要负责的,若是你为将,不听任务便大吹大擂,到时候拿兄弟们的性命,去染你的官袍吗?”

    李青山愣了愣,他意识到眼前这位大乾国主跟他之前见过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而且楚行表现出来的气度,也是他成为见过的,内心的诚惶诚恐不言而喻,当下正色道:“王上所言甚是,是臣下孟浪了

    楚行摆摆手说道:“行了,将大别山的事情说说吧。”

    楚行一见此人,便知道他是执行大别山计划的绝佳人选,但是却与此人熟络不起来,看来有必要给他派个助手,不至于过度干涉他,起码尝试下,改变他的习气。

    李青山此时便是负责大乾治下,与大乾周边儿豪杰的笼络和统计工作。

    这个工作本身就非常适合刘青山,因为他的前半生一直做着折节下士,推才养客的事情。

    在江湖上也非常有名望,群侠大盗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他开口说道:“从臣主持这项工作到昨日,拢共收复大别山的倒霉共计五万三千七百六十二人,其中男子三万六千二百五十二人,配合军队招收士兵三千五百四十六人,其余安置为民。楚行觉得自己这大王做的真心心累。

    很快,穿着道袍,踩着暖鞋的的周凤祥便走了进来,如今已经不是官员,周凤祥更加习惯普通百姓的装束。

    如今周凤祥在解读大乾新政,为大乾摇旗呐喊上非常卖力,颇受大乾的朝臣们赞赏。

    当然,周凤祥他们这群人也还有另外一个工作,那就是搜集大明的各类邸报,以及对江南士人的各类文章进行搜集和分析工作。

    后续本来不是周凤祥的工作,但是作为金子,总是有发光的机会。

    起先搜集各类情报和文人的文章,是为了跟朝廷对骂,打对台戏用的,但是周凤祥却犯了职业病,总是能在这些文章之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久而久之,便多了那么一份工作。

    见到楚行,周凤祥躬身行礼,道:“大王,学生送邸报来了。”

    他拿出邸报,楚行示意申济芳帮他看茶,笑着说道:“你先说说,不知道最近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消息。”

    周凤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眼前一沓厚厚的纸张,里面不知道写了多少文字,但是却都已经印在了周凤祥的脑海里。

    他简单的描述了一番,这些文章里尽是些高迎祥、李自成等人攻城略地的消息,也有崇祯皇帝正式下令,不断处置朝臣的一些内容。

    如今虽然不是明臣,但是周凤祥依然免不了感慨说道:“臣加入大乾,为大王效力是何其明知,这才多短的时间,似乎都不足半年,贼人的势头便如此嚣嚣,看来这伪明的江山气数,是真的要尽了。”

    楚行看着窗外的细雨,喃喃的说道:“江山气数将尽,这是正常现象,自古以来,有几个能撑得过去三百年的王朝!孤只担心,覆巢之下,难有完卵,一个大明倒下,将有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受苦受难小说

    大乾的势头越来越好,臣子们大多数想的都是自己的前路。

    像是楚行这般忧国忧民的却没有几个。

    忽然间见到楚行漏出这种表情,他大吃一惊,说道:“不至于此吧。”

    楚行仍然看向外面,沉声说道:“大厦将倾,我们又没有迅速重置乾坤的本事,百姓受苦受难岂不是就在眼前。咱们所做的,也只是救我们自己,救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至于前路如何,只能说是勉力前行罢了。”

    楚行的话语虽然带着几分踌躇,但是表情却格外的严肃,带着无比的果断与坚决。

    看他的样子,周凤祥瞬间明白了。

    只是叹息一声说道:“哎,自古以来,王朝覆灭,中原动荡,白骨遍地,汉儿不如犬羊,这都是史书记载的事情。”

    楚行道:“这是因为如此,你我才更该砥砺前行,专心做事,莫要耽搁分毫。”

    周凤祥离别时,楚行将他送到了廊下,对他说道:“周卿,你我虽然并未有君臣之名,但是你我都知晓,你我是有君臣之实的,孤也知道,你有不少故旧、同窗写信咒骂你,指责你,也有不少亲朋好友,故意巴结你,希望借助你,得到些好处。

    但是孤希望你明白,你所从事的事业,不至于伟大,但绝对不应当是一条错的路,你明白吗?”

    周凤祥如何能不明白,他对楚行行了大礼,出了王府,走到一家茶馆,忽然有一群人涌了出来,“周兄,如何?”

    周凤祥摸了摸怀中的纸张,刚才他根本没有开口。

    有的时候,他是真的钦佩大王,是那种发自肺腑的钦佩。

    他从怀中掏出纸张,周围的人都不由得明白,脸色甚是难看。

    不过这些围绕在周凤祥身边儿的人依然强笑着,拿出一沓银票,说道:“这些茶水费,忘周兄笑纳。”

    扬州居,大不易,虽然大王给了房子,但是每日的花销不俗。

    看着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周凤祥不心动是假的,但是想想大王,周凤祥终究叹了一口气说道:“无功不受禄。”

    他看向周边儿众人说道:“诸位,且回吧,要么安心务农读书,要么努力经商,这天底下没有捷径可走。”

    他大步而去,离扈兴业等人越来越远,不知为何,心下一松。

    而那些人站在原地,个个脸色难看之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