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苏联英雄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备战备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二百六十一章备战备荒

    前苏维埃总兵力接近500,这还不包括即将编入红军万波罗地海三国原有部队——林俊并不指望那些部队有多强的战斗力,最多也就是担任些辅助任务,还没指望他们能和德国军队死磕。

    按照和平时期的编制,对于苏联的人口而言这已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这几年在中央“质量与数量”并行的措施下,这是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但和西边的德国军队一比,苏维埃的军队并没占多少优势,从德国狂飙式的进攻态势中就能清楚的知道第三帝国的战争机器有多恐怖——对林俊如此,对斯大林更是如此。

    文字是死的,前世的林俊对二战中德国的“闪电战”也就是感觉速度神速,就像看一本行云流水般的而已。但现在变得完全不同,当自己的邻居是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战争机器之时,熟知历史的他也会变得寝食难安。

    德国人不是傻子,在入侵波兰期间同红军照面之后,一定会做出写调整,单单T34形象就会强烈刺激德国人的神经。

    林俊自己在苏维埃进行的“军事革命”间接的也会使德军变得更加强大。

    同第三帝国一战不可避免,需要做的是让苏维埃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这几天他已经打消了在近段时间先进攻德国的思想准备,那显然是不明智地:德国不是将来的北约。苏联也不是三十年后全胜时期的苏联,林俊还放不出那句“从东德出击,一个星期进抵英吉利海峡!”的豪言壮语

    德军的“闪电战”不可能一口气吞下的苏联,红军地“大规模纵深推进”也不可能短时间搞垮德国:要打就是一场艰苦的持续战争,两边都坚韧无比。特别是德国,“当年”苏联发动了十次规模巨大的“斯大林突击”。但德国人一次又一次的顶一段退一段,幻想三下五除二就打到柏林显然不现实。

    德国的武器现在不是最先进的,资源也不是历史上的全胜时期能比,但有一点最重要——德国的军队虽然不是现在最多,但它占地地盘也不是最多。

    多占地方就要更多的军队维持,地方治安需要军队、剿灭游击队需要军队,这势必削减德国的总体战斗力——它能够投入到一个方向上的军队数量一定会受到影响。

    等德国占了大半个欧洲,它的军队势必遍地都是。虽然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利弊都是等同,整合占领区经济为战争服务不仅麻烦不少,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林俊和苏联都需要等,等希特勒打乱了整个欧洲的局势、等德国是否会像历史一样隔着海峡同英国对峙。

    战争有消耗,就是打赢了也必定伤元气,就算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如果德国同英国隔海对峙达46个月,那苏维埃就要+;同德国进行一场大战;如果希特勒越过英吉利海峡,苏维埃重新对欧洲次序进行洗牌的时间也就不远。

    “斯大林同志,目前我们地军队数量还不足以应对目前的复杂局势。没有永远的盟友。按照现在的情况,法既然没有影响特殊家庭的需求,苏维埃的人民也没意见:谁都知道全世界都在打仗,有点知识的人都能明白这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酒鬼们意见是有一点,但真想喝也买得到,大不了多排会队。要是懒得动也就少喝一两顿,死不了小说

    这样的情况不仅是普通老百姓面临的情况,连他们身边的干部同志也一样,家里的肉食和大家一样变少了。

    苏维埃市场上日用品和副食品的变化都是林俊的建议造成的——大战在即,苏维埃需要储存粮食。

    林俊记忆中的卫国战争里苏维埃老百姓忍饥挨饿的情形刺激过他的神经:那些饿的晕倒在生产线的工人;那些面对饿得嗷嗷直哭的孩子却没有奶的母亲痛苦的眼神,因为母亲也在挨饿;还有那些饿死在路边的列宁格勒市民。

    这一切都让林俊下定决心要储存粮食,打仗要粮食,生产军火也要吃饱肚子!

    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没有粮食什么都是空话。但存储粮食也不能一刀切的蛮干。粮食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准备,实施时也是循序渐进,按相对科学的方法进行,不同地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现在就采取战时那样的供给制完全不行——虽然目前也是供给制,但连莫斯科都有可以花钱就能买东西的市场,不需要票。但那些市场商品的品种是被限制的:如果家里有个大胃王,面包不够吃,怎么办?

    没问题,到最近的市场或供应点去买口袋土豆就成,价格还挺便宜。

    但到了战时的供给制就不是这样了: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配给多少就是多少,绝不多给

    供应部门减少了消耗大量粮食才能获得的肉食,但增加了一般粮食的供给量——林俊让医学专家进行过科学的计算,目前采取的粮食供给制度虽然减少了肉食配给量,但热量供给反而增加了。

    当然,现在的情况导致一般人在冬天胃口打开,有些在工厂里上班的同志在空闲时,会从口袋里拿出块面包或几个土豆往嘴巴里塞——肉少了单位热量就少,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吃点,反正面包和土豆多的很。

    林俊自己突击检查过一些学校和家庭的情况,越过当地的政府部门,得到的情况让他满意:保育院里和学校里肉食和牛奶供应充足,一般家庭虽然吃的肉少了,但绝对能管饱,营养也跟的上,没有因为吃肉少体制下降的情况出现。林俊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家里也实行新的粮食政策,这让所有中央的高级干部中那些“肉食动物”也只得跟着来。

    只不过受伤之后林俊自己就没再执行,因为他自己已经在“特殊情况”之列。

    增加了一般粮食的供应量,减少消耗大量粮食的肉食生产,总体算下来还是能让苏维埃的粮食储备显著增加,加上农业生产部门的努力,去年就存下数量惊人的粮食。

    中央要西部各城市将粮食存储进行相对分散放置,这是因为林俊担心出现列宁格勒中央粮库那样的情形。有粮、有人、有武器,希特勒来了也不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