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苏联英雄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波克雷什金的烦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第二百九十七章波克雷什金的烦恼

    军几年来,波克雷什金还是第一次执行对侦查机进行务,这比在芬兰护航轰炸机去赫尔辛基扔面包篮还要刺激。团部的命令里清楚的指出:除非侦察机受到德军战斗机的实质性威胁,否则不得先跳起争端。

    空中看着几十家梅塞斯米特109蜂拥而至,在自己编队下方一千多米的地方像一群愣头苍蝇一样乱转,却对自己毫无办法的样子感官上实在够刺激,从一开始的有些担担心到后来的看热闹:这样的心态并没有让波克雷什金感觉好笑,反而变得有些担忧。

    整个越境侦查过程中他和其它几架僚机一直注意着德国人的情况,那些109是“全程陪同”,好几架德国飞机试图飞得更高,但都尝试失败——从德国战斗机的动作里波克雷什金清楚的意识到在中低空,德国战斗机的性能应该是非常出色的,他们的飞行员的技术也属于出列拔萃一类。

    返航时德国人并没有越境,米洛诺夫还在抱怨德国人为什么不跟着来,这样自己编队和几个机场上严阵以待的机群就有活干了。

    圆满完成任务,返回机场的波克雷什金没有像其它飞行员那样高兴,他已经意识到将来的战斗将极其艰苦——德国人非常出色!

    “副大队长,你怎么好像有心事?”在休息室换衣服时米洛诺夫问:今天任务完成的不错,他干嘛这么严肃?!

    “米洛诺夫。今天我们遇到地德国飞机比我在芬兰碰到过的北方佬要难对付的多。我们刚越过边境它们就到,说明德国人有非常完整的对空监视体统和很高的战备素养,从它们的动作能看出都是些老手,基本和我们的优秀飞行员在一个水平上

    换上厚实的外套,刚才在高空就是有加热器、隔着厚厚地飞行服都还冻得全身僵硬,坐在火炉边暖和暖和。

    潘克拉托夫把手放在火炉边,无所谓地说:“随便了,他们敢来就把他们揍下来!对了。副大队长。团里有没有新地任务?”

    “没。只是要我们做好警戒工作,估计会空上几天。”

    “上头大概想看看德国人的反映,这天气还不适合大打仗。”

    “现在不是战争状态,要是每天你来我往的,那过不了几天就得真打起来。”米洛诺夫看似粗枝大叶,其实内里还是有点战略水准的。

    一到托宾卡就忙于工作,都两天了波克雷什金都还没有好好的整理自己的东西。回到宿舍后从床底下把手提箱拉了出来。

    大大的一个皮箱,还是在列宁格勒买地,装的全是单身汉的衣着用品。新的呢子制服、新裤子、几件旧衬衣、两块手帕、一打毛巾……还有就是几本和航空绘图册。

    压箱底的东西也被翻了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波克雷什金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显然对自己很不满意——那是去年冬天在明机器,无论是谁到那个集体里,都很快就会被同化。就像谢尔盖一样,所有人关心的只是有没有仗打、能干掉多少敌人的目标,其它问题都被不自觉的忽略了。

    波克雷什金已经习惯了109团和训练队里的习惯,生活中基本就见不到女同志:训练队的生活就像图表,而109团做为空军最具战斗力的歼击机团,常常要转换驻地,也没认识驻地附近姑娘们的机会。用谢尔盖的形象比喻是:马上要打仗,在中央让我们回家之前,同志们,我们都是中性的!

    在一个“中性”的团长强有力的领导下,下属们也个个是“中性”,到了托宾卡才让波克雷什金意识到,现在自己管理的这些飞行员可都是一腔热血的小伙子。

    俄罗斯的小伙子都是性格奔放的好小伙,就是有些问题当领导的得把握住了,不能让他们瞎来——政治部的人不是只会闲着翻翻档案。

    在到109团前自己当中队长那会,手下的一个飞行员就不怎么安分,虽然没犯什么大错误,但让他这个中队长无比头疼:今天把一个女大学生给勾引得恋恋不舍,部队换防的时候姑娘到机场哭得昏天黑地;到了新的驻地,没几天那个飞行员又把一个机场边农庄里的姑娘弄得个神魂颠倒。

    对于感情这个太为复杂问题,波克雷什金实在不懂!

    、、、、、、

    波克雷什金为感情生活过于丰富的部下在发愁,林俊在莫斯科也在头疼——德国人的行动打乱了自己的南线计划。

    218,大半天的功夫林俊和阿尔克斯尼斯都在空军委员会的作战室里研究,在熬过了一个平静的白天后,空军主帅和空军元帅同志才算松了口气小说

    两个空军的最高指挥员同参谋们一同对送到莫斯科的照片进行了研判,国防委员会正在等待这些照片得出的结论:德国人到底将进攻准备进行到了怎样的程度。

    从照片看,德军现有的东线兵力还远没有到达有效进攻苏联的准备程度。一整天西边无情况,看来德国人并不会狗急跳墙和自己来一场空中大战,只想将事态暂时平息下来。

    如果不是这样:德国人今天前来报复侦查,那苏联空军势必要大举反击,然后德国人也反击——要不了多少天,双方就得真的大打出手,而这是林俊和希特勒都不想发生的。

    从研判出来的情况看,德国人虽然还没准备好,但如果苏联因为“侦查”为起因先期进攻,也不可能速胜,那样在战略上是莫斯科最不想出现的情况。双方较劲,德国人会发现乌克兰的异常,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大规模突袭轰炸计划就会失去突然性。

    还好,德国人还不想现在就开战,莫斯科也不想在开春之前就和德军在地面上大打出手:空中侦查还要继续,但不是今天,要有缓冲的时间,比如每周不定时逛一圈,不能把希特勒逼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