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超脱之争霸诸天 > 第八十六章 解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末,接到李琦命令的邓明和陆俊就开始加快速度整合部队,徐州军分批开进潞州与正在剿灭许家的平叛军会师,为了保证后勤线路的安全,刚抵达的徐州军不断对蔚县周边的区域进行清扫。

    到十月九日,整个蔚县周边的城市已全部掌控在韦炜手里。

    十月十二日,徐州军全部与韦炜汇合,平叛军总数已达二十四个战团,总兵力超过十二万,其中从属的数量就达到五万。

    蔚县近郊平叛军大营。

    刚刚抵达的冯军、陆俊与韦炜一起在大帐内商讨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蔚县作为郡城,城池坚固,想要强攻,付出的代价估计不小,反正后勤被切断了,不如留下部分精锐,将这段时间新接纳的降兵放在这边,一边围城,一边训练。你们二位带着主力火速南下支援万安,把锦帆军解救出来。”对潞州战况最了解的韦炜介绍完当前的局势后,直接建议到。

    “大公子去京城是本就带走了四万多精锐,现在我们手里的兵马,大部分是收编的,占大军总数的六成,其中有近四万人是打下徐州后收编的,忠诚度根本没法保证,如果留下这部分兵马,你有把握掌控局面吗?”陆俊是赞成分兵的,毕竟潞州南部局势实在紧迫,必须迅速给与支援。

    但十二万人马,六成是收编不足两个月的叛军,若不是手里有五万从属精锐,陆俊也不敢这么玩。

    大离在潞州南境有近三十万大军,想要破局,从属的数量不能低于四万,而围困蔚县,至少要留下四万兵马,也就是说,要依靠一万从属控制三万新降的叛军,压力还是很大的。

    “问题不大,我直属的一万精锐都是从岳州带来的,实力处在巅峰,而且蔚县的叛军都是从各地县城收拢的,战力不怎么样,若不是为了减少伤亡,就靠我的一万直属部队,就能拿下。你们放心吧。”韦炜自信的说道。

    三人接触的时间不短,还算是比较了解,既然韦炜说了可以压制住,那必然是有信心的,陆俊二人也不在纠结这点。

    “行,我把收编不足一月的降卒全部留下,你这边留下一万直属精锐,觉得可靠的士卒全部划过来,最迟后天就出发,前往万安。”冯军直接拍板。

    “军情紧急,不要等后天,明天我三万兵马先行,为主力清扫障碍,你带着剩余的兵马跟在后面。”陆俊对着冯军说道。

    “嗯,可以,你带三个主力战团走,分一个莽族的重步兵战团给你,自己小心,大离可是有近三十万人在这边。”冯军明白陆俊的意思,点头赞同。

    “没那么多。白羽军主力在进攻杭城,镇海军主力加白羽军一部,最多不超过十五万,还得分兵把守占领的城池,能调动的人马不会超过十万,只要你速度快些,两部距离不要超出一日路程,我就不会有危险。”陆俊淡定的说道。

    冯军深深的看了陆俊一眼,说道:“好!”

    十月十三日,李琦麾下大将陆俊率三万兵马为先锋,往万安而去,为主力清扫沿途的阻碍,随行的兵马包括三个主力战团和三个普通战团,其中包括熊灞统帅的莽族第一战团,合计一万八千从属,一万两千普通士卒。

    十月十四日,冯军带着重新调整的五万大军出发,其中包含莽族重步兵战团一个,主力两个,普通战团七个。

    同日,收到斥候消息的沈涛,在继续保持对万安攻势的同时,派出两万白羽军,三万州兵前往灵州边界拦截大夏援军。

    十月十七日,陆俊与沈涛派出的阻截大军接触。

    潞州作为大夏主要粮仓之一,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一望无际的平原,密布着大量的村庄河流,每年提供的粮食、桑麻,占了整个大夏产出的三成。

    陆俊站在低矮的小山丘上,看着不远处整齐列队的大离军。麾下的三万士卒,早已列好整形,严阵以待。

    大离尚红,大离军士卒的盔甲全部涂成耀眼的红色,列阵之后,如同一片火海,可以焚尽一切。

    在这片火海的后半部,点缀着一些白点,那是大离最精锐的白羽军头顶飘扬的白羽。

    三万对五万,尤其是部队中还有不少是降兵,但陆俊丝毫不在意,有一万八千从属精锐在手,自己就立于不败之地,更别说还有五千重步兵在手,后方还有五万大军距离自己不到一日路程。

    现在陆俊想的是如何快速的击溃这些大离军,给大离施加压力,来减轻万安和杭城的压力。

    眼前是大片平原,绕后、伏兵都不现实。

    “只能正面强攻吗?也好,是时候让大离知道我李家军的厉害了,主公不喜欢麻烦。相必狠狠的把大离打一顿,大离会老实一阵子吧。”看着眼前的地形,思来想去,似乎只能正面交锋了。

    “传我将令,让熊灞将军自由发挥,但只能向前,也只需要向前。今天他的任务就是进攻,不停的进攻。

    令曾强将军和赵小元将军统帅的战团,护住大军两翼,只需跟上中军步伐即可。

    其他战团,跟在莽族战团身后,只要出现缺口,就不惜一切代价扩大缺口,直到大离军溃散为止。

    全军注意令旗,红旗一起,全军开始进攻,蓝旗升起,则全军后撤,黄旗升起,全军则不用管建制,可自由追击,但追击范围以二十里为限,不得越线。一旦敌军逃出这个范围,就立刻返回大营集合。”

    “是!”十余名等在身后的传令兵收到命令,齐声呼喝,接令而去。

    当熊灞接到命令后,顿时眼睛放光,放声大笑了起来。

    “传令,第五营依然保持刀盾模式,为战团开路,其余战营,全部更换武器,今天咱们杀个痛快。”

    莽族是天生的战士,山中恶劣的环境和部落间的争斗,让莽族养成了凶猛好战的性格,相比手持刀盾为大军抵挡伤害,莽族的战士更愿意手持兵刃杀敌。

    陆俊的命令一到,顿时令整个莽族第一战团欢呼起来,除了第五营,他们还得继续拿着刀盾作为先锋,尽可能为其他伙伴减少远程武器的伤害。

    除了第五营外,列阵在大军最前方的莽族战士们抛下了沉重的铁盾,将随身携带的各种兵器握在手上,震天呼嚎声不断响起,那是莽族狩猎野兽前的习惯,可以让野兽惊惧。

    其他的战团也接到了命令,开始调整各个战营的位置,当准备完成的令旗一一升起后,大军后方指挥位置升起了红色的战旗,那是进攻的信号。

    隆隆的战鼓声随着战旗响起,莽族战团第一个开始动了起来,五千莽族汉子踏着整齐的步伐,一边走,一边齐声高喝。

    当最后一排莽族战士迈步向前后,紧随其后的两个主力战团也开始动了起来,不久,除了留在后的五千弓箭手和陆俊的一千亲卫,整个战阵全部开始移动。

    白羽军第一副官毕雄眼中泛出一丝异色。

    大离士卒的战力确实不如大夏,这点大离的将领都清楚,但随着大夏的衰弱,大离士卒与大夏士卒的战力差距在不断缩小,这是两边斥候交锋后得出的准确结论。

    去年,大离军部通过两国边军的斥候死伤数字得出结论,镇海军的战力已经和锦帆军不相上下了,而白羽军的士卒战力,已经整体超越大夏。

    换句话说,大离与大夏的战力对比,已经从劣势变为优势,这也是大离军部下定决心入侵大夏的原因。

    大夏最精锐的就四只部队:羽林、幽狼、锦帆、望月。

    这是大陆都知道的事情,幽狼军与北凉还在纠缠(北凉战败的消息还未传到这边),望岳军据说被南湖军压着打,羽林军分裂,大战后残部也不足为虑,锦帆军更惨,先被白羽军、镇海军联手吃掉三万主力,后被围在万安动弹不得。

    可以说,大夏主力尽丧。

    对面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将,带着一些州郡兵马,就敢与大离主力野战?

    真以为大离最强军团是吃素的?还是大夏将领依然沉浸在开国时的荣光里出不来?

    嗤笑一声,毕雄视涌来的黑色洪流如无物,直接下令各战团按原计划固守待命。

    当黑色洪流进入大离军的弓箭射程后,漫天的箭雨落下,数千支箭矢落在最前方的莽族战阵中,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不断响起,但对身穿改良过的重甲的莽族战士来说,连甲胄都无法击穿。

    这些重步兵的甲胄,不但强化了装甲的硬度,还添加了一些金属,让甲胄抵挡穿刺伤害的能力有所加强,箭矢落在盔甲上,除非倒霉落入盔甲连接的缝隙中,否则,只能留下轻微的划痕。

    一直观察战局的毕雄看着箭雨下的大夏前军完好无损的继续前进,眼睛一眯,心中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这些人不对劲!大夏重步兵?”

    因为大夏甲胄都是黑色,样式也差不多,重甲与轻甲的差异除了盔甲的厚度和部分部件不同外,不仔细看,很难看出不同,所以直到箭雨落下后,毕雄才发现,眼前这只大夏军队的前锋,竟是许久不曾正面交锋的大夏重步兵。

    大夏以步兵称雄,尤其是重步兵,闻名天下,但各国都有自己的重步兵,但和大夏的重步兵比起来,战力差距很大,所以大陆各国为了区分,特意将大夏的重步兵加了前缀,如果只称重步兵,那可能是指其他某个国家的重步兵。

    但加了大夏二字,就是特指大夏那威震天下、纵横无敌的重步兵战团。

    各国曾有定论,野战中,如果遇到大夏重步兵,数量低于一千,那就用五千以上的士卒围住,不正面交锋,拖延他们,直到重步兵们体力耗尽为止;

    如果数量高于一千,低于五千,如果兵力远超大夏,那就拿命堆,想办法换掉他们,如果兵力相差不大,那就老老实实的撤退,想办法减少损失;

    如果重步兵数量大于五千,恭喜你,除非有五倍于大夏的兵力,要不然就乖乖的防守或者撤退吧,那是无法正面对敌的存在;

    至于超过一万,那就乖乖的跑路吧,因为超过一万大夏重步兵,协同作战的其他士卒不会低于十万,这样的大军,基本是无法匹敌的。

    当然,这些结论是大夏开国时各国得出的,随着大夏的衰弱,莽族不在提供兵员,最初的大夏重步兵早已不存于世,现在大夏的重步兵和各国的重步兵实力差距不大,也不再被各国所忌惮。

    “五千左右,还好。”毕雄仔细观察了一下,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次前来拦截大夏的援军,沈涛也是下了血本的,唯一的重步兵战团被调派到毕雄麾下,以加强毕雄的战力,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传来,重步兵战团前移,给我把对面的重步兵挡下来。”毕雄传令道。

    虽然不知道这些重步兵哪冒出来的,但重步兵强悍的战力还是让毕雄做出了调整。

    “奇怪,大夏的重步兵应该差不多死绝了吧,哪冒出来五千重步兵?”毕雄心中疑惑不已。

    大夏现存重步兵编制的军队无非几只,锦帆军被围,为数不多的重步兵被困在万安,望岳军被南湖军拖住,不可能分兵过来,而且毕雄清楚,眼前的大夏军,来自北方,方向不对;羽林军也不可能,最新的消息是羽林军残部和部分部队北上支援云霄峡谷了;幽狼军更不可能,都自顾不暇了。

    “到底是哪来的?”毕雄心中的不安渐渐涌起。

    大离虽然在大夏安插了不少暗子,但主要集中在潞州和北湖州以及京城,对更远的州郡消息来源有限,五大世家叛乱后,对区域内的暗探又进行了一次清理,让大离对大夏北方的消息基本处于一片空白,因此,也不知道莽族参战,并且全员重甲的消息。

    这也直接导致毕雄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惨败,大军损失惨重。

    一百多米的距离,即使是身穿重甲,也只需几分钟就可到达,在五十米的距离时,莽族的战士们就发起了冲锋。

    黑色的洪流瞬间淹没了驻守前排的大离重盾兵,巨大的力量直接撞击在竖起的巨盾上,盾牌后方顶着盾牌的大离士卒直接被撞倒的盾牌压在下面,当然,在压倒之前,这些士卒就被巨大的力量撞碎了手臂和肩膀,基本废掉了。

    五千重步兵如同猛兽一般冲进了大离战阵,沉重的武器翻飞,击飞了无数的士卒,驻守在第一线的大离战团,短短数分钟就被击溃,无数士卒惊恐的四散奔跑,生怕跑慢一步,就被那些染满鲜血的恶魔击碎。

    惊恐的情绪在大离军相邻的战团中蔓延。

    统帅白羽军第一战团的将官经验十分老道,第一时间发现不对,没有按照计划继续前进接替前方战团的位置,而是命令麾下士卒就地部署防御,准备迎接冲击。

    他们等来的,是凶兽熊灞。

    莽族第五营的士卒在冲进敌阵后,就有意识的开始向左右移动,为后方的四千同族让开了道路,四千手持沉重兵器的莽族战士,沿着让出的道路,奔涌而出。

    冲在最前方的,是熊灞,近百名资质在C级以上的莽族将士紧随其后,看到前方列阵的大离重步兵,熊灞狞笑出声,欢快的将手中巨锤抡了出去。

    几声巨响,数面铁盾带着后方的士卒飞了出去,这些飞出的士卒七孔流血,双眼反白,已经直接被震死。

    熊灞没有停留,抡飞几面巨盾后,脚步不停的继续前冲,而身后的近百莽族将士则沿着熊灞打开的缺口,冲了进去,向两边延伸,扩大这个缺口。

    十余名后面驻守的大离士卒举着盾牌,迎向熊灞,却被熊灞随意的几锤震死,几个运气好的只被震断了手臂。

    但白羽军不亏是大离精锐,面对这样非人的存在,虽然眼中带着畏惧,但还是源源不断的冲了上来,有刀盾兵、长刀兵、长枪兵,还有专门对付重甲的铁锤兵,但这些士卒基本还没靠近,就被熊灞巨锤击杀,在被冲击了数十米后,止住了熊灞前进的脚步。

    熊灞身前的尸体越积越多,但还是有头戴白羽的士卒涌来。

    熊灞心中的戾气顿生,一声怒吼,浑身的力量汇聚,迎着正面刺来的十余柄长枪撞了上去。

    在白羽军诧异的目光中,长枪刺中熊灞的盔甲,但随即长枪折断,一柄巨锤出现在眼前,白羽军士卒只记得一双血红的眼眸,便失去了意识。

    在熊灞击杀长枪兵时,几把长刀,几柄铁锤,也落在了熊灞的背上,长刀直接卷刃,铁锤与盔甲相击,响起了数声金铁撞击之声,也在盔甲上留下几个凹痕。

    熊灞闷哼一声,长刀没什么,李琦麾下的将领所传的盔甲,比普通的重步兵的盔甲防御力更加惊人,凭这些普通士卒的武器,还破不开盔甲,但几柄铁锤的攻击,还是让盔甲受损,胸口一闷,聚起来的力量也散了几分。

    好在在设计的时候,就增加了减轻钝器伤害的减震皮衬,削减了部分钝器的冲击,要不然这几下下来,以熊灞的体制,估计也得懵一阵。

    铁锤往后一挥,将身后的白羽军击退,熊灞拄着锤柄喘息了起来。

    好在熊灞并非单打独斗,虽然冲的有点深,但这么久过去,后面的莽族战士们冲破了拦截,冲了上来,将主将团团护住。

    将散乱的气息平复,熊灞睁开血红的大眼,怒吼一声,继续冲阵。吃了亏之后,熊灞不敢冲的太靠前了,与身边的莽族战士结成战阵,逐步向前推进。

    在莽族战团轻易冲亏第一阵时,毕雄就知道情况不妙,当陆俊其余两个主力战团投入战斗后,这种不安转化为恐惧。

    大夏士卒冲阵十分迅速,大离部下的防御阵型像是纸糊的一样,被戳的千疮百孔,红色的大离战阵被不断渗透,然后被分割包围,直至消失在黑色的洪流中。

    冷汗不断流淌,交战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三个战团被击溃,白羽军引以为傲的第一战团,也在对方重步兵的攻击下摇摇欲坠。

    毕雄知道,战局已经无法挽回,有点后悔小看了敌军,应该让白羽军在前方驻防的。

    伸手招来亲兵,在他耳边低于了几句,亲兵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还是点点头,听命而去。

    不久,尚未与大夏接战的几个大离战团开始缓缓后退,而一些还未与夏军接触的战营也开始抽身而去。

    陆俊也发现了这一情况,有心追击,但手里的几个主力战团已经和敌军纠缠在一起,剩余的两个战团需要防守侧翼,想了想,只能放弃。

    “直接放弃了前军,挺果决啊!”陆俊不由的将对毕雄的看法提高了几分。

    “果然,能当上白羽军排名第一的副将,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等到与大夏军纠缠在一起的几个战团被彻底击溃,大离军才发现主力早已远离,绝望的大离士卒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大离军建制尚在,主力白羽军也只损失了一个战团,陆俊缓缓的升起蓝旗,命令部队停止追击,打扫战场。

    当熊灞将最后一个反抗的白羽军士卒砸成肉泥后,战场上已经没有站着的大离军了,要么被击杀、击伤,要么跪地投降。

    看着脚下身穿红甲的大离士卒尸体,熊灞沉思起来,这只身披红甲、头顶白羽的军队是熊灞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军队。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意高昂,若不是莽族素质单兵素质远超对方,想要拿下,伤亡不会小。

    以莽族战士强悍的战力,加上更加精良的装备,也足足打了快一个小时,配合其余两个主力战团,加上被主将抛弃,才彻底击溃了这只战团。

    如此对手,除了当初的羽林军,熊灞还没有在战场上遇到过。

    面对这样的对手,熊灞不由的升起了几分警惕之心,对其他大离的战团也高看了几分。

    但熊灞和陆俊不知道,白羽军第一站团,是白羽军或者说大离最精锐的战团之一,整个大离也仅有四只这样的战团,打造这样一支战团,花费是打造普通战团的十倍。

    无论是兵员、装备、待遇,都是大离最高的水准,这样一支战团全军覆没,对大离的打击来说是巨大的。

    此时的毕雄,就抱着脑袋思考怎么交代。

    丢了四个战团,还包括大离最精锐战团之一的第一战团,哪怕这场战争最后赢了,等回国后,自己的下场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就算出身大离豪族,官居白羽军第一副将的他,丢了这样一支战团,也没办法轻易交差。

    虽然从全局上来说,抛弃几个战团,保住主力部队是正确的选择,但抛弃的战团里,不该包括第一战团。

    哀叹一声,毕雄将思绪收回,后面的事以后再说,眼下得想想怎么应付大夏军。

    对面的夏军战力强悍,眼下自己兵力只剩三万,正面迎击必死无疑,只能想办法拖住对面,为大军拿下万安争取时间。

    求援信早已发回,估计最晚后天早上沈涛就能收到自己的报告,看沈涛如何决断吧。回信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到,自己还得想办法拖延时间。

    接下来,大离军开始依托周边的河流,层层阻击,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袭扰,迟滞大夏军的行军速度,面对这种无赖打法,除非兵力超过对方,否则只能逐步推进。

    无奈之下,陆俊也只能随机应变,将大离军设下的阻碍一一拔出,至于小股的袭扰敌军,则一一吃掉,三天时间,大军行进不到百里,但歼灭了大离至少七千人。

    此时,距离万安还有近百里路程,而冯军率领的五万大军,也已经和大军汇合。

    眼见大夏大批部队赶到,未了避免被围,毕雄只得无奈撤退,赶往万安与大军汇合。

    当毕雄赶到万安时,已经是十一日下午,沈涛已经突袭拿下了万安的城墙,周光嫡子、锦帆军副帅周念被斩杀于城墙之上,但锦帆军及时反应过来,一万余残兵躲在地形复杂的北城区抵抗,其中还有一千多残余的重步兵,想要拿下,至少还要数天时间。

    得知大夏八万援军即将到达后,沈涛仰天长叹,当即下令全军撤退。

    为了歼灭镇海军,大离投入镇海军、五万白羽军、五万州军,合计十六万大军,但攻城战死近五万,阻击大夏援军有折损近三万,此时沈涛麾下只剩九万余人,还包括近万伤兵。

    而大夏这边,援军八万加上锦帆军残存的一万余人,总兵力和大离已经不相上下,而且根据毕雄汇报,来援的大夏军战力精锐,三万对大离五万,竟打的毕雄战意全失。

    面对这样的对手,从军多年的沈涛没有一丝正面对敌的想法。

    若是万安完全拿下,沈涛还可以据城而守,等待白羽军主力拿下杭城后两面夹击,但此时万安城内还有锦帆军残部,无法据城而守,只能选择撤退。

    当冯军陆俊率领大军抵达万安时,大离军早已撤离,为了迷惑城内的锦帆军,沈涛还特意留下数千兵马佯装锁城,等到天黑之后才趁着夜色撤离。

    直到冯军派人联系上锦帆军时,周光才知道大离军已经撤退。

    沈涛把周念的尸体留下了,如果带走,可能会激怒大夏军,为了防止大夏军追击,沈涛直接将周念尸身收敛,安放在了南门城墙之上,那是周念战死的地方。

    将周念的尸身安置在一间空房内,周光看着周念的尸身,老泪纵横,痛哭出声,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无比悲凉,尤其是在援军到来前一天战死,更让周光悲痛不已。

    残余的锦帆军被冯军接管,在城内的校场内集合。

    所有的将士还没来得及清洗,先得清点人数,回归建制,然后在统一安排宿营和休整。

    看着眼前衣衫褴褛,浑身浴血的锦帆军士卒,冯军眼眶湿润。

    万安城内的粮食早已吃光,这几日都是靠树皮草根为食,将士们早已饿的两眼发花,可是面对镇海军的进攻,这些士卒们没有丝毫畏惧,依然据城坚守,就算城墙失守,这些战士依然在周光的带领下,依托地形抵抗,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这让来援的士卒们看着他们时,眼中满是敬意。

    这些战士在战火中磨砺的无比坚定。

    因为援军来的太快,大离军还没来得及收拾城头。从城头密布的尸身上,冯军似乎看到:.

    当镇海军冲上城头时,这些战死的将士以命换命,中了刀的,口吐鲜血将手中的武器捅向敌人,有的直接抱着敌军掉下城头。

    将士们奋力拼杀,可身上实在挤不出力气,将士们被涌上城头的镇海军一个个砍倒在地。

    城头上人越来越少,周念拄着长剑剧烈的喘息着,肩头被砍了一刀,鲜血直流,大批镇海军士卒用上前来,数杆长枪扎入身体,倒在了城头。

    默默的将一名看起来不到十八岁死后依然双目圆睁的锦帆军士卒大眼合上,冯军牙关紧咬,胸中怒意在燃烧,恨不得再把叛贼的尸体拉出来鞭尸。

    若不是这些畜生反叛,这些将士怎么会等不到援军,如果不是他们,援军早已抵达,也许这些年轻的战士就不会死。

    “这些该死的畜生!”狠狠的一拳砸在女墙之上,冯军低吼一声。

    PS:七千五百字大章,今天的更新加一天的断更,嗯,应该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