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城管无敌 > 一百零一、日本帝国的决断(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的来说,针对此次“上海公社事件”导致的东亚变局,以及汪精卫等亲日派人士随后提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就是名为“剿匪”、实为倒蒋的对日借兵计划,日本陆军作出的判断和逻辑基本如下:

    第一,在得到了汪精卫开出的“自由行动许可证”之后,日军此次出兵从法理上讲就不再是入侵,而是受到支那合法政府的邀请,前去帮忙剿灭盘踞上海的南支那共产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遭到抵抗;

    第二,虽然支那人自己开出的“许可证”,眼下在支那的土地上并不一定管用,很多事情还得顾虑到美国和英国的态度。但此次南支那共产军和“共产国际纵队”在上海租界的“暴走”,对美英帝国主义的海外利益造成了极大冲击,尤其是动摇了全球的殖民统治秩序,危险性远远超过了日本帝国的势力膨胀——与赤色运动和殖民地解放的浪潮相比,日本跟美英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利益上的冲突,简直是不值一提。

    在日本陆军的参谋军官看来,只要皇军能够打出“剿赤”的旗号,为了阻止赤色浪潮席卷世界,美英两国应该不介意牺牲一些中国的利益,来填饱大日本帝国的胃口……如果外交操作得比较好,或许此次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战的大日本皇军,还能像当年的日俄战争一样,得到美英两国的经济支援也说不定。

    第三,既然连日本大规模出兵支那都默许了,那么美英自然也不会介意日军把控制范围从长城向南推进到长江,同时在南京扶植起一个亲日的支那中央政府,作为大日本皇军本次出兵支那“剿赤”的辛苦费。

    第四,即使汪精卫夺权成功,蒋介石的势力恐怕也不会立即消失,最多就是下降到地方军阀的档次,可能还会得到美英共济会财团的撑腰。但这其实也无所谓——只要支那不能统一,就是日本的胜利。

    最后,日本在华势力的大幅度膨胀,势必会引起欧美列强的警惕和敌意,就算暂时迫于形势,不得不表示默许,事情过去之后只怕还有得折腾……但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日本要做的事情。就是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把一切能吞下的东西都尽量吞下,至于后患什么的,就等到以后再见招拆招吧!

    以上还是比较含蓄的说法,之前在东京三宅阪的参谋本部,那些年轻的少壮派参谋军官们干脆纷纷大叫:“……此为皇国千载难逢之机。若是政府昏庸懦弱,轻易放弃现在的良机,就等同于最大的不忠!”

    甚至还有几个胆子最大的参谋军官,比如著名的“豺狼参谋”?政信,居然当众表示,如果政府和军部胆敢“无视帝国忠勇将士的热血和心声”,他们就要立即赶去天津和满洲。设法运动前方部队,学着“九一八事变”的前例搞“下克上”,把战争轰轰烈烈地打起来之后,再逼着东京的日本政府不得不承认!

    ——没办法,军人嘛,想升官发财的道路就只有一条,打仗。和谁打呢?和谁打都行,只要是能够打得起来。特别是在这帮鼻孔朝天的皇军参谋们眼里看来。中国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弱国,只要打一下,那还不是能够为所欲为?当年的石原莞尔瞒着军部和政府“下克上”搞“九一八事变”,不仅为大日本帝国整出了个“满洲国”,也让他自己成为明星人物,一口气从中佐跳到了少将。既然石原莞尔搞得这么精彩,咱们这些后辈又不能干?说不定他们这些晚辈也能整出个什么国来。哪有挤上了车就关门的道理?大风小说

    因此。即使石原莞尔本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满洲尚未稳固,不宜扩大战事”,他的同僚们也是捂上耳朵坚决不听,甚至觉得这家伙是想要堵住自己升官发财的道路。一个个都恨得牙痒痒。

    于是,在诸多参谋军官们的一阵阵欢呼声中,日本陆军从一开始就变成了狂热的主战派。

    ※※※※※※※※※※※※※※※※※※※

    另一方面,面对着日本陆军上下这样一片气势汹汹、群情激奋的求战声,代表日本海军派系的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首相冈田启介,则是个个眉头紧锁,略微感觉心中有点深深的不爽。

    不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按照之前不成文的“内部划分”,陆军的势力范围仅限于北中国,而南中国则是属于海军的势力范围,各有各的一大摊商业和情报机构。如今,东京三宅坂的位置陆军参谋本部大声鼓噪着要“出兵南支(南支那)、膺惩暴赤”,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把筷子伸进了海军的饭碗里……

    其次,对于支那赤色分子在上海的“暴行”,吃了大亏的日本海军,在此之前也做了一个自己的大规模报复计划,但那应该是以美英两国为主导,由它们承担主要的军事义务,而日本海军只是敲敲边鼓——论起在上海滩的损失,美国和英国绝对要比日本惨重得多,因为长江流域一直是美英的势力范围,日本在上海虽有驻军和若干投资,但跟美英法三国在上海租界的白手起家、累世经营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同样的道理,由于美英两国在南支那的常年强势,即使成功收复了上海,日本方面也很难在这里谋求更多的好处。既然如此,日本海军又为何要牺余封建制度是如此的顽固,以至于到了“搬张凳子都要死人”的地步,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町,甚至每一座商店。都是有着各自的封建领主在控制或者插手,潜规则多得根本没法数。

    若是想要摆平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逼迫他们配合政府的改革策略,让出一部分自身利益,来安抚底层百姓,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这实在是严重高估了某些人的节操,简直可以说是在做梦。

    因此。日本当局唯一能够想到的对策,就只有继续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但对外战争也不是那么容易发动的,陆军的参谋军官们固然是气势汹汹地叫嚣着“吞并支那”,政府的高官重臣们却满头冷汗地担心着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美国和英国。眼下日本有很多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资源,比如石油和橡胶,都被卡在山姆大叔和约翰牛手里,而且从日俄战争以来。美国人就一直看日本不顺眼,英日同盟如今也早已破裂,如果被他们群起而攻之,哪怕仅仅是来一个贸易封锁,日本的这点小身板也实在是承受不住啊!

    就这样,面对欧美列强的敌视不断加剧,而基层官兵和广大民众还在越来越不安分。骚乱一触即发的局面,日本帝国的当权者实在是左右为难——眼下的日本军政两界,暂时还没有达到二战时期的疯狂程度。

    眼下既然趁着红军入沪和汪精卫倒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破局的机会。日本当局自然怎么也不肯放过。

    ——在军部的大佬们看来,即使需要为此“稍稍”冒上一点儿风险,也在所不惜……

    于是,当在座的重臣们相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忧虑,顺便讲述了一些皇国激进军人在当前的不安分行为之后,在座的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双手按着手杖,缓缓地表达了他的看法,对此事一锤定音:

    “……诸位,关于对军人的政策,实际上我们也有过错。在欧洲列强国家,平时军人有很多事情要干,比如在非洲的深山、印度的偏远地区等,平时也不断发生类似战争的军事冲突。军人一生从事那些军事行动,做了很多工作后,可获得功勋,因此军人活动的舞台和机会并不少……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国土狭小,没有那么多的殖民地,因此根本没有那么多让军人建立功勋的活动舞台,而近年来裁军的形势日盛,只顾节约经费,这就有点过于压迫军人之嫌了。小孩有小孩的心理,在大人看来好像没必要买那些毫无用处的玩具,但对小孩来说,玩具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军人和这个道理相同,既然有军人存在,就应该把省察军人的心理作为一项重要事情,稍微等闲视之,便会引以为憾……”

    ——虽然整段话讲得云里雾里,通篇不乏颠倒黑白、避重就轻之语,但西园寺公望元老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还是通过日本人说话时特有的“腹艺”暗示了出来:当前日本国内矛盾之尖锐,已经有如幕末乱世前夕,哪怕仅仅是为了安抚激进派军官的骚乱,日本帝国也有必要打这一仗!打外战总好过闹内乱!

    至此,日本帝国应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之邀请,针对工农红军攻入上海,动摇帝国主义东亚殖民统治秩序之事,以“膺惩暴赤,借兵助剿、维护世界公义”之旗号,大举出兵中国的决断,终于在冈田内阁会议上被集体通过。只待明日正式写成奏折,上呈昭和天皇御览,即可开始准备行动。

    ※※※※※※※※※※※※※※※※※※※

    犹如黑天鹅绒一般深沉的夜幕下,陆军大臣林铣十郎心情愉快地告别了同僚,离开了首相官邸,径自走向自己的汽车。半路上,他的私人秘书悄悄靠了过来,“……内阁会议的情况如何,阁下?”

    “……计划通过!第三师团、第五师团和第六师团可以开始进行动员,同时准备江苏地图了。”

    “……真是一个绝妙的好消息,阁下,这回我们可算是狠狠地踩了海军一头。”秘书兴奋地说。

    “……是的,但我之前让你调查的事情怎么样了?就是从南京公使馆那边汇报上来的上海奇闻。”

    林铣十郎走到车门边停下,转身看着他的私人秘书,表情显得十分复杂而又纠结的模样,“……驾驶着奇怪巨型机器人的皇国赤色分子,能够释放巨大闪电的特斯拉线圈,还有什么曾经在幕末大显光彩的飞天御剑流?能够依靠人力砍断战舰的斩舰刀?以及那个姓小鸟游的姑娘……真是让人觉得头脑一片混乱啊!”

    “……嗨!卑职已经吩咐下去了,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调查报告。”秘书答道,“……而且……阁下真的相信世上有那种东西存在吗?一刀就能斩掉装甲战舰的剑法奥义?这怎么听都像是发了疯

    “……谁知道呢?宁可信其有吧!如果我国真有那样的剑术,可就不得了啦!”

    林铣十郎耸耸肩,转身钻进了汽车,“……如今这世道,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光是魔都上海被赤色分子占领这件事本身,就让人觉得像是疯子的呓语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