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玉箫情劫 > 第575章 趁乱搬救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墨寒这一惊不要紧,由于动静太大,还差点把旁边坐着的夏桓,从石块上推了下去。

    还好即墨寒反应敏捷,将旁边的结拜?兄弟拉住了。

    可是下一刻,他又被震惊到了,因为他感觉到夏桓的身体很暖和。

    这怎么可能呢?一个‘死去了多时的人’,身体怎么可能还是暖和的?

    不过很快他就又发现了石壁的特异之处,因为他们靠着睡觉的那面石壁,竟然……竟然是热的。

    虽然不是滚烫的那种热,但却让人感到温暖,是那种冬日暖阳的感觉,不是很强烈,但却令人感到很舒适,难怪夏桓的身体是温热的。

    又是一个大惊喜……

    此时此刻,即墨寒很兴奋,刚刚睡了一觉,精气恢复了一些,可刚刚做了那样一个可怕的梦,他的求生欲望更强了几分,他更不甘心死在这里了。

    他一定要活着出去找到静儿,再跟她解释清楚,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直觉告诉即墨寒,再拖下去,自己很可能就要彻底失去静儿了,这种迫切的想要尽快见到静儿的感觉,让他脑子快速运转。

    他在想着为何这石壁是热的,难道那一面在受大火焚烧不成?

    密道内这石壁,不应该有这么高的温度才对,究竟是何原因?

    他一时也没想明白,不过已经没有先前那么冲动了,他渐渐冷静了下来。

    反正一时半会儿肯定是死不了,他细心的感受着石壁与地上的水源,希望从这两处着手寻找蛛丝马迹。

    他紧贴石壁,用脸颊的肌肤感受着石壁的温度,以及石壁间隙传过来的细微的风。

    尽管石壁是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工程,可以说严丝合缝,石块间的间隙极小,但细心感受许久,还是能察觉出细微的不同来。

    即墨寒一直紧贴在石壁上,感受着各种变化,其间,他感觉到了一股细微的热浪轻拂脸颊,同时脚下的水流速度似乎也跟着加快了一些,因为他刻意在密道的地面高处垒了一个,类似于拦水坝功能一样的堤坝。

    一来是取水方便,二来是不用在黑暗中通过摸索,来感受水流的速度,有了这水坝后,就完全可以通过堤坝上流下的水声,来判断水流的大小与速度。

    即墨寒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总结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极有可能是自己的人,在想方设法营救自己,而这条密道的那一头,很可能就是那处庇护了许多人,能通向皇宫密道的宅子。

    想到这儿,即墨寒的心头就一片火热,如果石壁那一头的人,真是自己人,那自己就真的死不了。

    失联这几天,也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想必亲人朋友们都急疯了吧!

    ————

    却说陆振兴心急如焚,在没有十成把握的情况下,他不敢有任何动作,如今这个敏感时刻,只要稍稍流露出支持即墨寒的态度,对双方来说都是取死之道。

    作为同龄人,陆振兴当然跟刘承关系更好,但那是后者称帝之前的事了,如今君臣有别,事事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随意了。

    他之所以想阻止刘承围杀即墨寒,倒还真不是刘承称帝后对他有什么不好。

    相反,他很感激刘承对自己的信任,如意山庄出来的人,都有扶龙之功,自然比其他外人更得刘承信任,但也不是谁一开始就能身居高位,或身居要职的。

    刘承对陆家还是很信任的,陆振兴父亲那一辈,基本上都是朝中重臣,他这一辈,只要不是能力有限,不堪大用的年轻人,都有个不错的职务。

    但感激归感激,陆振兴还是不忍心,亲眼见证长安王两脉后代自相残杀,这是出于同情心,他不希望看到长安王夫妇,在本该享福的日子里,再有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经历。

    既然等不到机会,那就创造机会吧!

    可还没等到他创造出机会来,皇宫内瞬息万变,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件,这些令人措手不及的变故,也令得陆振兴无所适从。

    先是刘承亲自带人进密道找人,而后身为一国之君的刘承无故晕倒,再之后,何皇后出来主持大局。

    然后狠毒的何皇后,就下了一道丧心病狂,不得人心的命令,在密道内燃放毒烟!

    紧接着就有无数的同袍兄弟,竖着进的密道,却是被人横着抬出来的。

    被抬出来的人大多数没了呼吸,只有少部分幸运儿还有一口气。

    可燃放毒烟是何皇后临时起意,跟本就没有安排救治的御医,很多没死在密道里的幸运儿,竟然在等待救治的这段时间里,无声无息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属于死得最不值的那种人。

    陆振兴见到越来越多的好兄弟,就这么没了,皇宫内的空地上摆着一排排禁军的遗体,他气得咬牙切齿浑身发抖,几乎目眦尽裂。

    这个何皇后也太歹毒了一些,这与草营人命有何异,她作为后宫之主,本应辅佐帝王管理后宫,母仪天下的。

    可她都干了些什么?这么一起人祸,想瞒都瞒不住,这是亡国之兆啊!

    陆振兴趁乱,临时向大统领讨了个外出请大夫的差事。

    事关兄弟们的生死,大统领没有犹豫,给了他出宫的令牌。

    陆振兴一路狂奔,此时此刻,他不相信任何人,出了皇宫后,他就直奔兵部尚书府邸,也就是原先的李相府邸,现在是李家次子兵部尚书李瀚的府邸。

    知道即墨寒身世的人很少,知根知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陆振兴也是曾听父亲说起过,长安王家的嫣小姐,嫁的是李家大少爷。

    父亲还堤到过李家兄弟情深,关系一直很好,兄弟和睦,在高门大户里是很少见的,所以陆振兴记得特别清楚!

    时间紧迫,长安王夫妇一直没出现,听说皇贵妃即将临盆,也已经很少见到她了。

    陆振兴没得选,只能将即墨寒的处境告知李尚书,相信他一定会有办法的,更希望他念在兄弟情份上,肯及时出手援救。

    陆振兴也没办法,搬到更强大更稳妥的救兵了,他本是个读过万卷书的书生,武艺稀松平常。

    之所以成了禁军的小头领,当初可能是因为文官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而大战过后,禁军减员三分之一,所以武官空缺的位置很多,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弃文从武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