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隆万之变 > 62加强火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嘉靖年间的大明朝,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从嘉靖元年的广西荔浦民起事,青州矿工起义的国内战争,到蒙古小王子屡犯边墙,还有明军自己内部因为倾轧太狠导致的闹饷兵变,还有就是倭寇的侵扰,似乎整个帝国都处于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境地。

    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俺答汗袭扰京畿,更是把帝国军事力量的虚弱完全暴露出来。

    时间往前推一百多年,永乐年间的时候,蒙古鞑子看到明军还不是有多远跑多远,哪里能生出半点袭击北京城的想法。

    那些对外战争,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倭寇,其实投入的人马都不算多,也就俺答汗那次带了万多人马。

    蒙古鞑子每次袭扰少则数百,多则两三千,也就到头了,攻下几个边境城寨洗劫一番就能满载而归,而倭寇规模则更小,几十数百人在沿海登陆,抢劫一两个沿海村庄,在地方卫所和衙役赶到前就会扬帆出海,极少与官军交战。

    都是奔着财货来的,能不打还是不打,不管是官军还是倭寇,大家的心思其实都差不多。

    而就在刚才,魏广德居然从老爹口中听到上万倭寇云集沿海,这是要干什么?

    第一次侵华战争?

    这是魏广德的第一反应,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这时代的倭寇其实就是个代称,是对海盗的一个称呼,其实倭寇当中的绝对主力也不是倭人,而是汉人,就和用“红巾赤眉”比喻来犯者是类似的意思

    “沿海卫所要是能战,还会把军情紧急报送南京?这可是泼天的军功。”

    魏勐苦笑着和吴占魁对视一眼。

    上万倭寇云集,若是打败他们,那肯定是大功一件,可是对当下的明军来说,谁敢去争这件功劳。

    “倭寇的首领是谁,上面知道吗?”

    魏广德也清楚,虽然没见过其他卫所什么情况,可是九江卫的情况他还是从老爹和舅舅口中知道不少,卫所糜烂早已不堪用。

    “不清楚。”

    魏老爹没有回答,这次是吴占魁说的。

    “按理说,倭寇能够合兵一处,肯定是有人居中联络,反正消息也没有说谁在幕海船还是很管用的。”

    这一年在崩山堡练兵的时候,魏广德才知道了碗口铳是怎么个用法。

    当初看到这玩意的时候,魏广德还以为是放散弹的,搀着大哥搬出来试了试才知道,这玩意其实真是战船上用的,实弹,轰击敌船水线位置。

    打散弹,那玩意铳口就是个小喇叭,根本没准头,一出炮管就乱飞,射程也近。

    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这个破烂货,居然还是铜制。

    海战上也就跳帮战斗的时候能用来轰击对方甲板,那个时候用散弹到是不要求准头,而且距离也近。

    “运送起来麻烦,再说了,火药也不足,只能紧着鸟铳手那边。”

    吴占魁还是摇头。

    其实卫所有定时配发一点火药,可是那玩意下面卫所自然不会拿去练兵,都是偷偷卖出去换钱,变成逢年过节燃放的鞭炮了。

    也就这一年卖的少点,因为那两个百户需要火药练习,这也导致今年过年,彭泽县那边鞭炮价格涨了三分。

    “带上吧,广德说的有道路,北上的话咱就不带了,也许还能要到子母炮,可是这打倭寇,带上总比没有强,到时候往粮车上放,一辆粮车放两尊。”

    虽然碗口铳威力不大,可是在崩山堡的时候,也是经常拉出来打的,为的也是配合战阵作战。

    看不上威力,可不代表魏广德不知道,大炮是战争之神。

    最起码,虽然射程近,可是魏广德还是觉得,在敌人靠近以后,用碗口铳轰出一堆散弹,也能扫倒一大片。

    正是因为魏广德的影响,魏文才和吴栋其实也理解了他的意思,加强火力投射,争取在近战接敌前就把对手打垮的战术。

    火力不足恐惧症。

    这是魏广德在后世看到过的一个病症,至于怎么治,那就是多造大炮弥补火力。

    魏广德不懂这个时代的火器,自然不知道在后面几年,有人就捣鼓出一种小型近战火器,也就是虎蹲炮,其用法其实就是魏广德的想法类似,近战前先扫荡一次战场,把冲的最凶的那伙敌人的精兵给干掉

    既然不懂,那就因地制宜,有什么用什么,有总比没有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