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谍海孤雁 > 第536章 地下军火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下仓库,入口位于靠近煤仓的一间空房内,有处夹墙,里面有水泥楼梯通往地下。

    “底下是老煤站,最开始建煤站时,让附近村子的人耍了,雨一大就会被淹,还遭了次小洪水。

    后拉土来埋了老煤站,在上面建了现在的煤站,因为老煤站是钢筋混凝土的,建得很结实,所以后来又从上把老煤站挖开

    把里面的土运出,进行加固防水改造后,成了地下仓库,算得上是情报网中的核心仓库,各种物资多从此处转运。”

    杜兆学介绍完,便打开了入口门,站在一边,队员上前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后,打开了照明开关,小心往下走。

    队员在底下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林默和郑君山,才带着杜兆学下去。

    楼梯的尽头,连了条走廊,延伸向两边,两侧是一扇扇紧锁着的铁门。

    “左侧是老煤站的生活区,改造后成了秘密办公地点、仓库、杂物室等,办公地点已经停用了。

    右侧是曾经的两个老煤仓,被过道一分为四,两个作为存放军火的仓库,在最里面。

    旁边这俩个是车间,一间替船队修理、制作一些中小零部件,另一间是修理枪械的,主要用来给枪改膛线、铭牌等等。”

    林默听了,道:“那走吧!先看看这车间。”

    说着,在杜兆学协助下,在一大堆钥匙中,找到对应钥匙,打开了一处车间的门。

    里面沿着墙,布置了一圈工作台,工作台上摆着各种机器、零部件等等,室中间还有几台小车床,地上、墙上、桌上布满油污。

    林默进去逛了圈,有几个工作台还有近期使用的痕迹,但其他工作台和车床,却落了不少灰尘,看着闲置了有段时间了。

    “杜老兄,怎么看着,大部分好像都闲置了?”

    杜兆学闻言,解释道:“这地方以前都是日本人在用,前些年日本人陆续撤走,只剩下几个给他们打杂的汉人学徒在使唤。

    现在也就只能给船修理些零碎东西,有点大问题,就得到专门的修理厂修理,都是外地日本人开设的修理厂。”

    “哦!看来你知道的不少啊,也对啊!十多年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肯定都清楚,你对这条情报网来历知晓多少?”

    “这个知晓一些。”杜兆学应了一声,道:“事情差不多得从甲午之前说起,当时有个日本退?本?倮椿?薄⒍?本?獭

    明面上就是经营正常日货,私底下却在大量走私烟土军火,还替协助日本军方获取中国情报。

    甲午及其后的日俄时期,还替日本军方为华北东北地区的土匪输送军火和资金,制造混乱。

    此后中国革命爆发,然后就是国内军阀混战时期,这家商行便往南扩张,协助日本军方和日本情报机构,给各地涌现的大小军阀土匪输送武器和资金,并且借机收买控制,准备扩大在中国的势力。

    只不过这些人,多是些野心勃勃之辈,与日本人暧昧段时间,一旦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一脚就给你踢了,日本人最终目的并没有达到。

    只是日本人也没那么好耍,里面不知被掺了多少沙子,不少人也遭到过报复,好多人惨死在了日本情报机构手中。

    在这一时期,商行创始人出了意外,商行让日本情报机构接手,为日本在华情报机关办事。

    我也是在日本情报机关接手后才被派遣来的,之前的情况,都是从其他人口中一点一点听到,最后串联出的。

    之后就是特高科介入中国地区的情报工作,我们被划归特高科管辖,后又被分割为了几部分,主要是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华南等区域。

    现在我们归属上海日本领事馆内的特高科管辖,不过自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长江中下游局势慢慢稳定,我们的作用就大幅减弱了。

    前些年,很多日本成员就已经撒走,内部人员减少,还有不小一部分属于汉人,要我看,可能都准备全撤销了。”

    说话间,众人已经把武器车间也检查了,确如杜兆学所言,设备也有不少?怕不是准备打仗?”

    杜兆学闻言,解释道:“这个是砸手里的,本来已经和一个小军阀谈好了,支援他一批轻重武器,但还没送去,他的人马就被人吞并,最后就留这了。

    这里仓库武器之所以这么多,也有一部分是砸手里的原因,只不过其他的是轻武器,就选了好的留下,差的替换掉。”

    林默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这些武器的来源呢?这基本不是日本生产出的,从哪找来这么多。”

    “这个不难,有的应该是日本人缴获的,有的是从洋人手上买的,更多的是从国内各地采买的。

    前些年军阀混战时,有很多武器混落民间,甚至有的军队,直接把自己手上的武器卖了换钱,所以收集很容易。”

    林默点了点头,没有再问,而是打量起被打开的武器箱,里面精心存放着各式武器。

    最多的就要数步枪,光林默认出的型号,就有来自美、英、法、德、苏俄等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开展览。

    其次是手枪和冲锋枪,手枪主要就是各型驳壳枪,这在中国算是使用最广泛的手枪,至于冲锋枪,就是花机关了

    轻机枪也有,像捷克式就最多了,有个十几挺,其次就是奇形怪状的,林默也认不出型号,都是些不怎么出名的。

    在这里,林默又见到了ZH29半自动步枪,比酒楼数量多,据杜兆学说,是用来备着,在一些特殊任务上使用。

    剩下的就是子弹了,对应不同枪械的各类型子弹,看得林默眼花?乱。

    “炮弹呢?怎么不见炮弹?这里不是有炮的吗?”

    杜兆学闻言,回道:“在过道的另一边,那里专门修了防爆室,用来存放爆炸物,炮弹被转移过去了。

    里面还有手雷炸药雷管这些东西,怕不小心引爆,都移去哪了,水泥墙修了有半米,中间还夹了几层钢板。”

    林默点了点头,留下吴良栋继续在这,带着杜兆学,将楼梯另一侧的房间一处处打开。

    除去已经基本荒废了的办公房间,在多个小仓库内,也发现了大量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各式各样的谍报用品。

    有伪装成各种用品的武器,也有大大小小的电台和器材零件,还有或小巧或伪装的像机等等。

    还有一处小仓库,存放了各种观瞄、测量设备,有各式望远镜、改装的潜望镜,以及用来辅助测绘的工具等等。

    其中就有瞄准镜,德国生产出来的,林默检查了下,发现比他们手上的美制的好很多。

    这也不奇怪,毕竟这时期的光学玻璃,就数德国最好,在世界上占据着巨大份额,美国也从德国进口很大一部分。

    这批瞄准镜,林默直接让人给搬走,留着自己用,毕竟这东西,他们暂时也没渠道获得。

    防爆室林默也去看了,里面确实有一批迫击炮炮弹,只是不多,据杜兆学讲,原先是每门炮配了一个基数,砸手里后,他们有通过黑市出手了几批。

    手雷有好多箱,都是林默在日本间谍身上看到过的自杀弹,除此还有多箱TNT、雷管、引线、起爆装置等等。

    看完这些,还有几处是杜兆学没有钥匙的房间,这也难不倒林默,毕竟杨海城不在,不是还有他师傅不是?

    林默亲自上去,将廖廷辉请了下来,门也不是酒楼地下那种保险门,廖廷辉没费什么功夫就给打开了。

    四处房间,一处存放财物,不过里面也没多少,还没有酒楼地下室搜出的多。

    另一处是煤站老板,即煤站日本头头的私人房间,从里面搜出了一些财物,以及一本密码本,同酒楼地下搜出的一样。

    煤站老板,并不在煤站内,而是随船押运东西去了外地,至于去哪?杜兆学并不是太清楚,只知道大概在湘鄂地区。

    剩下二处存放了很多的珠宝古董,据杜兆学说,是作为这情报网前身的老板,喜好收集珠宝古董,借着时局混乱收拢了一大批。

    日本情报机关接手后,这些也被接手了过来,其中有部分被其运走,剩余的留下供进行间谍活动所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