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神话版大唐 > 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到来的战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何说起,杨卿不是很清楚吗?”

    韩愈面容严肃,双目直视杨温。

    “我…”

    杨温刚想反驳。

    “哒哒哒…”

    急促马蹄声从大明宫外传来。

    “急报!急报!成都府急报!”

    一名身背令旗,骑乘快马的传令兵,自大明宫外疾驰而入,出现在文武百官眼中。

    “南诏国入寇!陈大将军受重伤!成都府危在旦夕!”

    他高举手中卷轴,声音十分急促。

    “有神秘玄武境强者与南诏国主寻阁劝共同出手,将陈大将军重伤!如今戎州已失陷,南诏兵锋直指成都府!”

    “什么!”

    “陈弘志被重伤了?”

    原本还在互相看不顺眼,针锋相对的文武百官们,此刻都神色慌乱。

    如今的大唐,明面上的玄武境强者仅有三位。

    一位是神策军左大将军,王守橙。

    另一为则是神策军右大将军,陈弘志。

    剩下的,就是当朝皇帝,李纯。

    这三位虽然互有对抗,但是摆在敌国的台面上来说,仍旧是大唐的三颗定海神针。

    三人中,王守橙与李纯一直坐镇京师,互相牵制。

    而陈弘志则率领五万神策军镇守成都府。

    那里紧挨吐蕃与南诏,并且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才需要他这位玄武境亲自镇守。

    如今,陈弘志竟然被人重伤,那大唐在此处的门户,也将危矣。

    “快去禀告陛下!”

    杜黄裳脸色阴沉,对含光殿守门的两名金甲侍卫高声吩咐。

    “遵命!”

    侍卫右手紧按刀柄,快步离去。

    “快将奏疏拿给我!”

    “是!”

    传令兵慌忙翻身下马,双手捧着信件,大踏步登上白玉阶。

    离得近了,众官才发现,这名传令兵的甲胃伤痕累累,脖颈处的衣巾还有斑斑血迹。

    由此可知,从成都府到长安这一路定是殊为不易。

    而成都府的局势,也可想而知。

    杜黄裳迈步而下,迎向传令兵。

    百官紧随其后,秦远也眉头微皱,大步跟上。

    待走近传令兵,杜黄裳伸手接过奏疏,快速打开。

    等看完后,脸上的阴沉之色更加浓郁。

    “杜相,局势如何?”

    有官员忐忑发问。

    “非常不妙……”

    杜黄裳缓缓摇头,眼神中满是焦虑。

    “两位玄武境率十万大军同时出手,陈大将军虽然率军极力抵抗,但仍旧身受重伤,五万禁军也损失过半!”

    “啊!”

    “十万大军,两位玄武!南诏国哪来的这种军力!”

    “这可如何是好……”

    杜黄裳捧起奏疏,双眉紧皱又再看了一遍。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对面两位玄武境强者同样受创不轻,所以没有全力进攻成都府,而是在资州和成都府间修整。”

    “如果朝廷能及时支援,成都府应该还守的住。”

    “支援……”

    百官们互望一眼,知道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至于其中原因,他们心中都有数。

    “宣百官进殿……”

    一道尖细嗓音,从殿中传出。

    刚刚离去的皇帝李纯,此刻已经回到宝座上。

    他面容严肃,眼中有忧虑之色。

    百官们闻声,纷纷转身返回殿内。

    “陛下,此乃陈大将军手书急奏。”

    杜黄裳躬身出列,白玉笏板被其收至怀中,双手捧着急报献上。

    “嗯,呈上来。”

    李纯微微颌首。

    “是,陛下。”

    青衣太监躬身退下高台,从杜黄裳手中接过急报。

    回到皇帝身旁,将急报献上。

    李纯伸手接过,快速打开翻看。

    越看表情越凝重。

    他将急报勐然合拢,对青衣太监沉声吩咐。

    “宣神策军王将军来!”

    青衣太监刚想推脱,因为王守澄交代过,这几日他要闭关潜修,最好不要来打扰。

    可等他对上皇帝冷峻眼神,推脱的话顿时咽进了喉咙。

    惹得王守澄不痛快,王守澄能杀了他。

    这位皇帝同样也能。

    “是,陛下。”

    他只能躬身行礼,然后快步离去。

    “杜卿,此奏疏可与众卿知晓?”

    “回陛下,其中简要内容,臣已传达于诸位肱骨。”

    “嗯。”

    李纯面容凝重,扫视殿中百官。

    “诸卿可有退敌良策?”

    百官们眉头微皱,不知该作何答复。

    实在是此事太过突然,没有一丝预兆,所以他们没有丝毫准备。

    匆忙之间,也难以想到什么办法。

    见众人都默不作声,李纯脸上流露出几分失望之色。

    泱泱百官,关键时刻竟无一人能依靠。

    似乎察觉到皇帝脸色不快,凉国公李?迓醪蕉?觥

    “回陛下,值此危机时刻,朝中需尽快安排将士前往支援,迟恐生变!”

    “资州距离成都府已经不远,敌军随时可能再度进攻,若是敌军两位玄武恢复实力,则成都府将危矣。”

    他躬身下拜,面容严肃。

    “而要想对抗敌军,则我长安必须再派出一位玄武强者,才能稳住局势,以图后事。”

    “不错,凉国公所言甚是!”

    “臣附议……”

    百官们纷纷出声附和。

    “朕也是如此想,所以才召王将军前来。”

    李纯轻轻点头,眼神不时扫视群臣。

    “陛下英明……”

    众臣高声恭维,随后退回队列中。

    “不知秦都护,对此事有何看法。”

    突然,李纯双目紧盯秦远,出声询问。

    方才心中过于烦乱,此刻才想起来这位孤身打下葛逻禄,救安西军脱离回鹘控制的少年英雄。

    “禀陛下,臣以为除了派遣人手支援外,当务之急还要尽快查清楚,那位神秘的玄武强者来自何方,意欲何为。”

    秦远拱手出列,将心中所想道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李纯眼前一亮,点头应道:“秦都护所言甚是!”

    “不知诸卿,对来人身份可有猜测?”

    百官们交头接耳片刻,随后杜黄裳侧身迈步而出。

    “禀陛下,臣等以为,此事当与吐蕃有所关系。”

    此时的吐蕃王子达磨,已经返回鸿胪寺驿馆,所以倒也不用顾及什么。

    “周边数国中,有实力,有动机出动玄武对抗我大唐者,目前来看,也仅有吐蕃。”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他们应当是有大谋划,否则不会动用玄武参与两国纷争。”

    对于这个答桉,百官们心中都有数。

    只有杨温面色犹疑。

    “禀陛下,吐蕃今日才遣使入我大唐,应当不会在这个时机生事才是。”

    “否则他们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

    “倒也是……”

    众官眉头紧皱,再度开始议论。

    秦远思索片刻,出列询问杨温。

    “杨卿,吐蕃此次出使我大唐,所为何事?”

    “自然是为两国议和而来。”

    杨温不敢与秦远对视,低头回话。

    生怕说错了什么,再被逼到墙角。

    “议和,吐蕃可提出条款?”

    “并无,达磨此来,就是奉吐蕃赞普之命,为此事定下基调。”

    “我明白了。”

    秦远轻轻点头,面上露出了然之色。

    “秦都护明白了何事?不妨直言。”

    杜黄裳双手抱拳,表情疑惑。

    “我以为,成都府之事,就是吐蕃议和的筹码。”

    “至于此事是真是假,等达磨递上国书,便能知晓答桉。”

    秦远抱拳回礼,将心中猜测说出。

    议和这种事,重点虽在和字,但更为关键的,是议字。

    而议,若是想要获得对己国有利的结果,那就必须手握一定的关键力量。

    否则空口白牙,谁也说服不了谁。

    “秦大都护言之有理,此事确有可能!”

    凉国公李?迕嫒菅纤啵?刂氐阃贰

    “若是如此的话,吐蕃出手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高台之上的李纯,略微思索片刻,也认可秦远分析,出言赞赏。

    “秦都护不愧是少年英雄,竟能如此快的理清原委,实属难得……”

    “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与他们在西域打交道久了,有些经验而已。”

    秦远谦虚回应。

    杨温有心想要为吐蕃辩解几句,但如今局势下,却又不敢贸然出言,只能硬憋着回到队列中。

    李纯又与百官商议片刻后。

    “神策军左大将军,王守澄大将军到……”

    殿外,侍卫长喝声传入殿内。

    “宣!”

    李纯右手轻摆,坐直身形。

    “宣神策军左大将军,王守澄大将军进殿……”

    悠悠长喝后。

    一名身穿圆领长袍,头戴矮冠的中年人飘然入殿。

    他白净面容上噙着澹澹笑意,持拿拂尘的右手纤细秀长。

    正是曾现身与秦远相见的王守澄。

    “王守澄见过陛下,见过各位大臣……”

    他拱手向众人行礼,十分客气。

    若不是郭钊告知他的真实面目,秦远都要以为,这位仅仅是宫中只会伺候人的宦官罢了。

    从他的身上,看不出半点手握重权,能威胁皇帝的样子。

    “突然打扰王将军闭关,不知将军可受影响?”

    李纯朗声询问。

    “谢陛下关心,老奴并无大碍。”

    王守澄躬身回答。

    “所为何事,你都知晓了吧?”

    “禀陛下,老奴已经知晓。”

    “那王将军以为,此事该如何应对。”

    李纯双目紧盯王守澄,想要看清其内心所想。

    “禀陛下,老奴只是宫中一宦官,仅知晓为陛下看守长安城,对这种兵家之事,实在是毫无经验,还请陛下谅解。”

    王守澄话语中,将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

    但话中的深意,却十分耐人寻味。

    看守长安可以,出去作战,不会。

    这番话,是在提前拒绝李纯。

    宝座之上。

    皇帝眉头微皱,眼中冷光一闪而过。

    “王将军,南诏国此次有两名玄武入境,只有你亲自出手,配合陈将军一同守卫成都府,这场仗才有胜算。”

    “否则,我成都府危矣,陈将军危矣……”

    李纯索性不再隐藏,直接将话挑明。

    “禀陛下,臣并不是知兵之人,且成都府虽然重要,但长安也不能无人镇守。”

    “所以,还请陛下另外安排大军前往支援。”

    王守澄将身体压得很低,但对李纯的安排,却拒绝的干脆利落。

    李纯眉头皱成川字,嘴巴张开又合上,威严面容上隐有怒色。

    “陈将军可是我大唐为数不多的玄武境强者,若是折在成都府,那这种损失,可是我大唐承受不起的。”

    “何况陈将军与王将军你,乃是至交好友,如此时刻,更需你挺身而出才是。”

    “至于长安,有陛下和诸卿在,当万无一失,王将军不必担心。”

    关键时刻,杜黄裳侧身而出,回首王守澄,声音苍老而有力。

    “杜相此言差矣,长安才是我大唐心脏,没有两位玄武防备,如何能让人心安。”

    “至于陈将军,其身为玄武强者,若是真的见机不妙,退回长安还是很容易的事情,诸位大臣不必太过担忧。”

    王守澄语气虽然温和,态度却十分坚决。

    想让他离开长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心中非常清楚,只要自己敢走,那这位皇帝绝对会将他在长安中的党羽一网打尽。

    到时候,就算带着陈弘志回来,也难以再像今日这般,将长安的神策军掌握大半。

    而且以这位陛下的手段,其收拢神策军的借口,绝对让自己挑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他绝对不会离开长安,以免悔之晚矣。

    孰轻孰重,其早有定计。

    “王将军…”

    杜黄裳还想再争取一下。

    “杜相不必多说,在老奴心中,陛下和长安的安危,大于一切!”

    王守澄轻扬拂尘,将其口中没说完的话堵了回去。

    “唉……”

    杜黄裳轻叹一口气,摇着头退回队列。

    含光殿内,久久无言,一片寂静。

    良久。

    “诸卿,可有愿为将,率军驰援成都府者。”

    李纯面容冷漠,扫视殿中群臣。

    既然王守澄不愿意出手,那就只能寄托与别人身上了。

    殿中无人应声。

    那可是两位玄武,没有同为玄武的实力,上去不说是送死,也绝对是危机重重。

    毕竟大军结阵,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如果一位玄武突然袭击,恐怕没有几位真武巅峰能撑到阵象现身。

    李纯面色更加冷漠,沉声问道。

    “诸卿可有人选推荐?”

    话音方落。

    “禀陛下,臣以为,秦大都护可担当此任!”

    杨温高举白玉笏板,侧身出列,表情严肃。

    但其心中打的什么注意,殿中百官和皇帝都看得出来。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