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 第六十六章 推广科举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叫阳谋?

    这就叫阳谋。

    就算华雄你们不同意,又能如何?

    你们也提不出来新的选拔官员制度,还不是得乖乖同意?

    士孙瑞、杨瓒等人相视一笑。

    如果不是情况不合适,他们都忍不住弹冠相庆。

    尽管已经不抱希望。

    但见到此情此景,王允心中还是燃起一丝希望之火。

    如果继续沿用察举制的话,那忠于汉室的大臣势力就能再度扩大。

    到时候,也就有希望对抗华雄一方了。

    眼看着贾诩、蔡邕提不出什么新的选官制度,士孙瑞一方人占尽上风。

    “不就是新的选拔官员制度,我这里倒有好的办法。”

    华雄悠悠地开口道。

    这一开口,众人皆是一愣。

    “太师,这制度的行程,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你行不行啊?”

    士孙瑞阴阳怪气地道。

    “别着急嘛,让太师大人说出来,大家也好听听嘛。”

    杨瓒嘿嘿冷笑道。

    “我说的制度很简单,名曰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所有人面面相觑。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接着华雄便把唐朝的科举制度,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当他说完以后,整个朝堂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贾诩一拍大腿,激动地道,

    “这个法子好啊!”

    “臣觉得可以!”

    蔡邕在一旁也是点头附和。

    但对面士孙瑞等人的脸色,可就难看了。

    华雄说的科举制……太狠了!

    察举制的举荐权利,都在官僚权贵,以及豪门世家的手里。

    没有门路的平民百姓,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但科举制则不同。

    不论出身,各地自学或者在民办私塾读书的学子,应试合格后就可以参加应试。

    除了开设四书五经的考试外,还有明经、杂文、武举等科目。

    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员,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呆子,而是真正能管理国家的人才。

    除此之外,华雄还提出要建立国子监。

    一是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学生,二是贵族子弟都可入内就读。

    这些学生,统称为太学生。

    他们毕业后,可以直接在朝廷担任官员。

    担任国子监的校长,正是华雄。

    也就意味着,这些太学生都是华雄的门生。

    将来他们走上仕途,那将是多么庞大一股势力。

    士孙瑞等人简直不敢想象。

    一旦科举制度真的推广开来,那么门阀世家的势力就会被动摇。

    而天下寒门士子,都会对华雄感恩戴德。

    王允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华雄的目光,充满震惊。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出身西凉军队的武将,能提出的选官制度。

    “诸位,你们觉得如何?”

    华雄笑眯眯地看着士孙瑞等人,问道。

    虽然科举制度并不是最科学的。

    但它毕竟在华夏历史沿用了数千年,远比察举制高明。

    士孙瑞他们怎么可能找得出反驳的理由。

    他们只觉得嘴巴里发苦。神情沮丧。

    王允叹了口气,轻声道,

    “我觉得这个科举制,可行。”

    “既然连王司徒都同意了,那就施行太师所说的科举制度吧。”

    皇帝刘协一锤定音。

    士孙瑞等人脸如死灰。

    而蔡邕、贾诩一方,则喜笑颜开。

    只要这科举制成功推广开来,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些汉臣作对了。

    散会后。

    “义父。我打算请你负责科举制的推广。”

    华雄叫住王允,诚恳地道。

    他原本王允会拒绝,或者不会立刻答应。

    但出乎他意料,王允只是略一思考,便点头答应下来。

    “那就谢谢义父了。”

    华雄笑着离开。

    王允不是傻瓜。

    从华雄提出科举制,并且要亲自担任国子监这一举动,他就知道,大汉朝没救了。

    连皇帝刘协都对华雄唯唯是诺。

    他王允一个老头子,又有什么办法?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折腾的,还不如一心一意地辅佐华雄。

    自己好得也是华雄的老丈人。

    将来华雄要是真登上大典,那自己也绝对少不了荣华富贵。

    想通这一切后,华雄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

    科举制迅速在大汉朝控制的雍州和凉州两地推广开来。

    知道但凡是读书人,皆可报名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后,两地的士子们,别提对华雄有多感激了。

    无数读书人对华雄感恩戴德,更有甚至,还给他立下功德位。

    华雄每天都能接收到,无数封来自读书人的信件,里面写满感激的话语。

    甚至有些学子听到这则消息,专门从其他地方跑来,参加科举。

    华雄也没想到,竟然能闹出这样大的动静。

    他还是低估了古代人想出人头地的决心。

    在这之前寒门子弟要想当官,几乎没有可能。

    而华雄的科举制度,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怎能不感谢华雄?

    ……

    科举制如火如荼地推展开来。

    华雄把手头的事务,都交给手下人打理。

    自己终于忙得偷闲,回到府邸。

    华雄刚一进门,就看到卫依依正在收拾房间。

    “依依。”

    他笑着跟卫依依打招呼。

    但卫依依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压根不想理他。

    坏了,这小姑奶奶生气了。

    华雄心道不妙。

    最近这段时间事务繁多,他一直都冷落了卫依依。

    况且前段时间,他跟貂蝉订下婚约的事情,也传遍整个长安城。

    怪不得卫依依会生气。

    华雄连忙赔着笑脸,“依依,别生气了。都怪我,这段时间太忙了。”

    卫依依背过身去,仍然不想理他。

    华雄眼珠子转了转,笑道,

    “依依,我今天回来,是专门给你做饭吃的。”

    “做饭?”

    这句话瞬间引起卫依依的兴趣,她转过身来,好奇地看着华雄。

    “雄哥,你还会做饭?”

    “那可不,你等着。”

    华雄兴冲冲地直奔后院。

    后院有相当大的一片空地。

    华雄觉得闲置怪可惜的,于是他就把从系统那抽奖得到的土豆、红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一股脑地种了下去。

    就在华雄忙着摘蔬菜的时候,高顺等人登门拜访。

    “将军,你这是干吗?”

    高顺、马超等人一脸疑惑地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