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 >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喜过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落月打开丹瓶,两位长老顿时惊呆了。

    “这……这么多?”

    杨辰淡然的摆摆手。

    “炼制中品补元丹,对我没啥难度。”

    “五炉,都是成丹九枚。”

    “上品差了些,平均也就七枚的样子。”

    “极品补元丹就费劲了。”

    “勉强成丹四枚,还算运气好。”

    “有时候,成丹一两枚,都很正常。”

    司马飞燕和谢安琪表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却暗暗腹诽。

    这小子忒黑了。

    三炉上品药材,生生扣下人家六枚丹药。

    一炉极品,更过分,直接硬扣五枚。

    他的理由很简单。

    炉炉大圆满,传出去,实在太骇人了些。

    自己要是都给了,天下的炼丹师还有啥活路?

    他能保证不爆炉,不失败,就已经很过分了。

    落月长老珍而重之地收起丹瓶,喜上眉梢。

    “哈哈,杨辰,实在太感谢你了。”

    “我只要一枚极品补元丹足矣。”

    “留守庵中的大师姐和三师妹,终于有望踏足巅峰啦!”

    “这么多无丹毒的上品补元丹送回去,静月他们几个都有望晋级后期。”

    “你真是帮了咱们望月庵大忙。”

    “没说的,等老身突破了,第一个杀向黄龙府。”

    望着两人喜滋滋地出了皇宫,杨辰掉头笑道。

    “咋样?”

    “我早就说了,她俩只有感激的份儿。”

    谢安琪叹息道。

    “不说落月了,就算换了咱们圣教的几位长老来,也得千恩万谢。”

    “你出手的丹药,可是一丝一毫的丹毒都没有。”

    “他们什么时候服用,完全不担心后遗症。”

    “可惜,师父带着一帮长老都去昆仑山深处探查了。”

    “要不然,早被我们叫来加入供奉堂了。”

    杨辰苦笑道。

    “得了吧!”

    “你们门派中,大半后起之秀都在我这里。”

    “按照你们的修为算,已经比那批长老、尊者们强了。”

    “要是全来投奔我,你师父还不得找我算账?”

    “到底是我这个明王当家,还是她那个老明王说了算?”

    “都把她的家底儿搬空了。”

    现实就是如此荒唐。

    跟着杨辰的明教弟子,如今纷纷晋级武皇,最低的几个都是武王巅峰。

    再进一步,也要不了多久。

    可光明顶那些老家伙,哪一个不是几年几十年的苦修?

    如今,一帮二三十岁的后辈都赶上甚至超过他们了。

    以后见了面,实在太尴尬。

    司马飞燕笑得花枝乱颤,有些幸灾乐祸。

    “怕什么?”

    “你连恐怖的五品凶兽都杀过了。”

    “素音天前辈,哪是你的对手?”

    “随便拍好了!”

    谢安琪立刻扑过去。

    “死丫头,那是我师父。”

    “随便拍?”

    “你当拍蹴鞠呢?”

    “姐先借你两个球球玩玩如何?”

    “不要啊……”

    两美女顿时打闹成一团。

    看得杨辰心猿意马,食指大动。

    真的,很诱人。

    刚到大殿门口的西门杰三人一愣。

    “你们在干吗?”

    谢安琪和司马飞燕连忙住手,娇羞万分地整理衣衫。

    随后,外出视察的司马飞莺也回来了。

    她有些愁眉苦脸。

    “你二位倒是心大。”

    “看看秦姐姐和段二送来的财政报表吧!”

    “一百四十万水陆大军啊,每个月的军饷就超过一千五百万。”

    “更别说兵甲、火炮,以及正在大建的海船了。”

    杨辰脸色一正。

    “不对啊!”

    “我们的存银足以支撑好几年吧?”

    “再说了。”

    “官兵和吏员的饷银都是通过银庄存折发放的。”

    “就是个纸面数字倒腾来倒腾去。”

    “哪怕他们把银子全部取出来,也是内部消费。”

    “还不得购买咱们修建的房产和各工坊产品么?”

    司马飞燕也沉吟道。

    “没错啊!”

    “支出大,收回的也不少嘛!”

    “就说今年,河北、河东路、幽云十六州收获的夏粮,就超过一亿担了吧?”

    “这得多大一笔钱?”

    “还有缴获的辽国固定产、金银物资和牛羊马,又是价值大几千万银子。”

    司马飞莺把报表往杨辰手里一塞,神情依然忧心忡忡。

    “收入确实很喜人,但支出更是让人心惊。”

    “新附之地,不得大搞建设?”

    “山东,河南路遭遇蝗灾,司马锐放开了河防、江防。”

    “最近两个月,进入我们河北的难民,已经超过一百六十万了。”

    “以后,还会更多。”

    “魏长青老爷子,海澄和张叔平都愁的不行。”

    “花钱如流水啊!”

    “打都打不住。”

    “后方的一致意见是,咱们不能再扩军了。”

    “最好是能裁减一部分,把钱用于地方建设。”

    司马飞燕凤眼一瞪,立马不乐意了。

    “开什么玩笑?”

    “十万海军根本不够用。”

    “咱们早就商量过了。”

    “年底之前,周铿部扩编为第二军。”

    “彻底分为海军和水军两部分。”

    “那么长的海岸线和内河,怎能疏忽?”

    杨辰沉吟不语。

    大晋治下三个路,上千万人口遭受蝗灾,夏粮几乎颗粒无收。

    这事儿,他也听说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

    司马锐的大晋朝廷居然如此不作为。

    没错,山东、河南、两淮遭灾了。

    可江南东西路、广南两路,荆襄两路,四川四路不是好好的?

    难道?就不能阴阳调剂,取有余而补不足?

    国家太大了,哪能没有天灾人祸?

    朝廷是干什么的?

    他么的,居然放开黄江和运河,任由百姓逃难?

    简直,短视至极。

    “砰!”

    杨辰一拍桌子。

    “收!”

    “来多少难民,咱们就接收多少。”

    “别说一百多万,就是山东,河南、两淮的上千万难民都跑来,咱们都要。”

    “困难只是一时,好处却是长期的。”

    “通过运河往北方中转。”

    “战后的滦、平、营、景四州不是缺人么?”

    “广袤的辽河平原,东京道也没多少人吧?”

    “还有即将打下的黄龙府,长春府,哪里不需要人?”

    “区区一千万?”

    “还远远不够呢!”

    后世的大东北地区,如今有一半都是蛮荒地带。

    女真、渤海、东胡,扶余等族本就没多少人口,历次交战也死了很多。

    剩下的都跟着辽皇跑黄龙府,长春府一带去了。

    辽东汉民还不到一百万,几十里一个村庄,稀薄得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