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59章 孰真孰假(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待蒙古人的事情上,案牍后的朱由检可谓是展露了与天启皇帝截然相反的态度上,甚至还不待次辅刘鸿训等人反应过来,朱由检已是拿起了第三封奏本

    "第三件事,便议一议陕西的事情。"

    与刚刚淡然自若不同,此时的大明天子胸口微微起伏,脸上写满了凝重,声音更是微微有些颤抖。

    距离朱由检最近的司礼监秉笔更是敏锐的发现,大明天子的眼眸深处分明涌现了一抹忌惮和不安。

    区区"农民起义"何至于此?

    王承恩有些不解,但也不敢高声喧哗,只得将疑惑压在心间,默默的注视着案牍后的天子,但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的感觉。

    天子的反应实在是有些过于反常...

    "陕西总督武之望上奏的饥民叛乱一事,尔等如何看。"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不安,朱由检迎着众位心腹惊疑不定的眼神,缓缓做声。

    百姓叛乱,自古以来便是足以动荡中枢的大事,除却终日沉湎于酒色的亡国之君外,谁也不敢无动于衷。

    "陛下,陕西巡抚胡廷宴日前上奏,声称治下叛乱已是被尽数解决,料想陕西已然恢复秩序..."

    不多时,内阁首辅李国普便是再度起身,颇为不解的拱手说道,好似有些不懂天子的反应为何会如此之大。

    早在去年七月,天启皇帝病重的时候,陕西总督武之望便曾上书朝廷,声称陕西境内有走投无路的饥民聚众造反,并攻克澄城县,截杀知县及县中富户。

    地方有百姓聚众造反,又公然杀害朝廷命官,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足以引起中枢的重视。

    偏偏彼时天启皇帝病重,举朝上下皆是无心朝政,"阉党"成员忧心忡忡;"东林党"则是呼朋唤友,准备迎立新君,恢复昔日"众正盈朝"的盛况。

    如此局面下,自是无人理会发生在陕西大地的"饥民起义",遑论陕西巡抚胡廷宴又上奏声称叛乱已被解决,更加无人理会这等"微末小事"。

    "放肆!天子所赐。

    "陕西饥民愈演愈烈,陕西巡抚胡廷宴与总督武之望意见相左,你们就从来没有当回事过吗?"

    训斥完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及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之后,案牍后的天子仍是没有接气,恨铁不成钢的嚷嚷道。

    "陛下息怒..."

    仍是不敢有丝毫的争辩,暖阁中的朝臣们只得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毫无意义的"陛下息怒"。

    暖阁中的气氛宛若冰雪一般冷凝,跪在角落处的随侍宦官们甚至大气都不敢喘,只觉得有一种窒息之感。

    良久,心神激荡的朱由检终是平复好了心情,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先是神色复杂的打量了一番跪在地砖上的朝臣,方才疲惫的摆了摆手:"起来吧。"

    "臣等不敢.."

    "起来!"

    见朱由检的语气不似作假,暖阁中的朝臣们方才缓缓起身,但面上仍是充斥着浓浓的惊恐

    以他们的智商,早已猜到了天子如此大动干戈的原因,十有八九陕西巡抚胡廷宴口中的"叛乱已然尽数解决"乃是弄虚作假。

    陕西的情况,只怕不容乐观。

    虽然想清楚了来龙去脉,但众位朝臣的眼眸深处也有一抹无奈之色,甚至说委屈。

    如若单单是陕西巡抚胡廷宴的片面之词,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但陕西巡按吴焕以及延绥巡抚岳和声均是上奏,声称陕西叛乱已是尽数解决,而坐镇于固原的陕西总督武之望又迟迟没有奏本,他们自是下意识的相信"陕西叛乱已是尽数解决"。

    "都别愣着了,倘若陕西叛乱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当如何解决?"

    见得身前朝臣隐晦不定的面色,朱由检便是大致猜出了这些人心中所想,不由得冷哼一声,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

    如若不是知晓身前的这些朝臣也是受了"蒙骗",他岂会这般简单的将其放下。

    毕竟如若没有武之望的这封奏本,就连他都险些将这场动摇大明国本,并最终使其一命呜呼的"农民起义"忘在脑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