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294章 一触即发(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直隶,京师。

    自从"陕西民乱"的消息于京中发酵之后,官场的气氛便是变得有些诡谲起来,不少曾经历过山东白莲教首徐鸿儒起义的臣子皆是忧心忡忡,唯恐重蹈昔年之覆辙。

    不过随着天子一系列应对措施于紫禁城中传出,众人不安的情绪也随之缓解了不少。

    但前日清晨,一则自南直隶而来的消息迅速以星星燎原的趋势传遍了京师的大街小巷:掌握大明经济命脉的运河沿岸好似有乱匪出没,令大明京师再度紧张了起来。

    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京师百万官民的日常用度皆是依靠这运河,乃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经济命脉,牵扯到无数人的神经

    这两天,包括英国公张维贤在内的一众勋贵重臣皆是迫不及待的上书天子,请求令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领兵"平乱",尽快肃清运河沿途的乱匪。

    毕竟这贯穿南北的运河不但承担着京畿之地的"给养",更与皇亲国戚,衮衮诸公们息息相关。

    凡是在大明稍有些脸面的人物,谁家府中没有点生意?谁家不靠着运河吃饭?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紫禁城中的天子并未顺承"民意",令魏国公徐宏基领兵平乱,而是将这些如雪花一般的奏本留中不发,叫人猜不透其心中想法。

    如此局面下,乾清宫暖阁内的宫娥内侍皆是处处透着小心,免得触怒天子。

    ...

    此时的乾清宫暖阁门窗大开,角落处还摆放有几个冰盆,大明天子朱由检身着一身轻便的常服,正面色平淡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本,好似完全没有将外间的惊天巨变放在心上。

    不同于淡然自若的朱由检,随侍在侧的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及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两位大裆则是显得心神不宁,额头上还隐隐有汗渍渗出。

    "今天又谁又来宫里了?"

    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朱由检将手中的奏本搁置在一旁,又是"劝谏"朝廷即刻令魏国公徐宏基出兵,肃清乱匪,以保运河安危。

    "回陛下,除了昨日的那些勋贵之外,十王府中的三位王爷,也递了话进来..."

    闻言,司礼监秉笔王由检脸上的表情愈发深邃,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各方势力,却是突然串联在一起。

    大明的水,比他想象中还要深呐。

    "成国公朱纯臣,近些天在忙些什么?"

    不多时,朱由检清冷的声音再次于暖阁中响起,矛头直至成国公朱纯臣。

    也许是为了自证清白,近些天包括英国公张维贤在内的勋贵们都是接连入宫,唯独成国公朱纯臣于府中闭门不出,成了一个另类。

    "回皇爷,成国公近些天虽是闭门不出,但其府中下人却是四处拜访,背后好似还与南直隶那边有所牵连..."

    司礼监秉笔的声音愈发凛冽,胸口也是起伏的愈发厉害,难道成国公朱纯臣方才是这一切风云背后的始作俑者?

    "给朕盯紧朱纯臣,稍有些风吹草动,即刻给朕拿下!"

    稍作沉默过后,朱由检的脸上便是涌现了一抹狠辣之色,昔日抚宁侯朱国弼及恭顺侯吴汝胤蛊惑士卒哗变的时候,他便曾对成国公朱纯臣起了猜忌之心,只不过彼时手中没有切实的证据,兼之刚刚继位,根基不稳,遂不了了之。

    "奴婢遵旨。"

    闻言,一旁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便是不假思索的说道,自从当今天子继位之后,名存实亡多年的"腾骧四卫"便在其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为朱由检手中一柄利刃。

    若是再有人胆敢"上下其手,曹化淳自是会让那些心思不轨之人知晓厉害。

    "都在等着看朕的笑话呐。"

    一声轻叹过后,朱由检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坚毅,眼神也是不由自主的看向北方。

    "传令蓟镇总兵卢象升,宣大总兵杨肇基,京营总督秦良玉整饬行伍,随时等候朕的命令。"

    虽然对领兵平乱的黄得功及马祥麟充满了信心,但稳妥起见,朱由检还是打算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防不靖。

    若是"陕西民乱"得以顺利解决,相信运河沿岸的"乱匪"也会随之不翼而飞;相反,若是朝廷于陕西进展不利,只怕各式各样的"鬼蜮伎俩"便会悉数登场。

    乱世当用重典!

    若是敢有人"浑水摸鱼",他不介意用雷霆手镇压一切魑魅魍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