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519章 一触即发(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机营那边,可是准备妥当了?\"

    良久,案牍后的天子缓缓起身,径自行至暖阁中央的沙盘,盯着上方的令旗,不置可否的朝着身旁的御马监提督问道。

    \"还请陛下放心,神机营众将士皆是厉兵秣马,等候陛下吩咐。\"闻声,沉默不语多时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便是重重点头,一脸认真的保证道。

    自从身旁天子\"重建\"了神机营,并以京营总督秦良玉之子马祥麟提督神机营之后,这支曾经饱负盛名的军队便由无人问津的南海子驻地转移至西山脚下,并且配有\"军器局\"最先研制出来的火器火铳,战斗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换言之,朱由检之所以敢在京中\"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底气很大程度上便是来自这支忠心耿耿的火器军队。

    为此,不管是女真大汗皇太极亲自率兵来犯,亦或者蒙古汗拥兵数万兵临宣府城下,朱由检都没有让这支拥有改写战局的精锐部队离开自己的身边,始终让其驻扎在西山脚下。

    其目的,便是为了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好。\"

    \"待到女真建奴出现,朕便亲自领兵,御驾亲征。\"

    呼。

    偌大的乾清宫暖阁风声阵阵,大明天子如惊雷一般的声音在暖阁中悠悠回荡,使得空气中的温度都是下降了不少。

    \"陛下,还请三思呐。\"

    噗通一声,司礼监秉笔及御马监提督两位大太监同时跪倒在地,一脸揪心的劝道。

    尽管早就知晓天子心中有如此念头,但当事到临头之时,二人还是难以压制心中的惊恐。

    这正德皇帝之后,这大明的天子莫说御驾亲征,就连正儿八经出宫的,都成了一种奢望,最多便是每年借着\"祭天\"的由头,前往北京城外\"透透气\"。

    且先不论外朝之后的大臣们知晓此事过后会有何等反应,光是军中或许会发生的诸多意外便令二人如坠冰窖。

    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知晓,昔日的\"大明战神\"朱祁镇身边可是集结了放眼整个大明历史,也足以称得上\"顶尖\"的一批文臣武将,同时还有数十万大军护送,仍是落了一个\"瓦剌留学生\"的下场。

    尽管其中不免掺杂朱祁镇咎由自取的缘故,但也能从侧面说明战场的凶险和不稳定性。

    要知晓,彼时的大明正处于国力鼎盛期,却险些因为这横来之祸遭遇\"灭顶之灾\",重蹈昔日北宋的覆辙。

    但纵然如此,如日中天的大明也被吃足了苦头,就此跌下了神坛,并再也没有恢复昔日之\"东亚霸主\"的地位。

    而以眼下大明的国力和局势来推断,倘若朱由检有个三长两短,必然会导致国家动荡不安,以至于有\"亡国\"的可能。

    \"无碍,朕就待在三屯营,不会随意亲临前线。\"

    三屯营乃是蓟镇总兵的驻地,位于燕山脚下,因为经历了三次选址方才成为蓟镇驻地而得名。

    大名鼎鼎的\"左都督\"戚继光便曾于此地坐镇多年,并将这座边陲小城扩建,使其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闻声,本就出身北直隶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便将眉头皱的更紧了,那三屯营虽是蓟镇总兵的驻地,但却远远无法与锦州,宁远这等辽东重镇相提并论,所能容纳的兵士极为有限。

    更重要的是,依着曹化淳的了解,军器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所研制的\"红夷大炮\"尽数被安置在一线关隘的长城之上。

    倘若女真骑兵一旦越过了长城,抵达三屯营城外,天子便会瞬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自知天子已是心意已决,轻易更改不了决定,曹化淳便放缓语气,旁敲侧击的劝道:\"陛下,何不如待局势稍稍明朗些,再御驾亲征,以振军心。\"

    自古以来,天子亲临前线,与众将士同在都是最为能够提升士气,振奋人心的手段之一。

    但相对应的,其背后也隐藏了诸多危机。

    故而除却马背上开国的太祖之外,少有皇帝敢\"御驾亲征\",亲自指挥军队作战。

    似是有所心动,朱由检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犹豫之色,但稍作迟疑之后,仍是坚决的摇了摇头。

    此战对于大明的意义重大,他不准有半点闪失,而且他也想借此将京中的\"魑魅魍魉\"尽数揪出来。

    相对应的,如此也能帮助他顺利掌控军权,避免出现历史上\"势单力薄\"的尴尬境地。

    至于军饷,粮草这些应有之物,他已是提前准备完毕,继续待在京中意义也是不大。

    而且为了避免南方那些勋贵在\"漕运\"上做文章,他既要保证此战速战速决,还要给辽东巡抚毕自肃争取时间。

    此前他已是给辽东巡抚毕自肃下了密旨,无论京师发生何种情况,绝不准其擅离职守,率领精兵驰援京师,免得陷入女真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使朝廷大军首尾不能相顾。

    每每想起后世史书上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则则令人毛骨悚然的字眼,朱由检便是心情沉重,不敢有半点放松。

    \"此事绝不可走漏风声,王大伴和曹大伴还要帮朕才是。\"

    不知过了多久,天子清冷的声音又是于暖阁中悠悠响起,惊得思绪万千的王承恩及曹化淳赶忙躬身称是:\"奴婢遵旨。\"

    天子有心恢复大明的\"雄图霸业\",他们这些天子家奴自是不好轻易唱衰,唯有鼎力相助这一条路。

    眼下京中舆论纷纷,盯着紫禁城的眼睛着实不少,他们要做的,便是帮天子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至于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宵小终究是些见不得人的小丑,只要稍加防范,便足以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

    彼此对视一眼过后,御马监提督曹化淳及司礼监秉笔王承恩皆是瞧出了对方眼中的坚决于狠辣。

    他们二人或许不如\"九千岁\"魏忠贤那般杀伐果断,足以坐镇一方,但对于朱由检的圣谕,却也能够一丝不苟的完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