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大明官途 >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东宫祭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初降,燕王朱棣书房中的灯亮了,朱棣正坐在书桌旁看一封刚刚送来的快件,快件是锦衣卫五所冷千秋派心腹送来,内容便是李维正中午进京了,负责监视李维府的五所锦衣卫立刻写成了报告,在上报朱元璋的同时,冷秋千也将副本抄送给了朱棣,朱棣的表情很平静,这个消息并不重要,李维正进京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早在八天前便从宫中的渠道得到了李维正复出的消息,对父皇让李维正进五军府的的目的他也心知肚明,但父皇一手包办的这门婚姻最后能否成功,朱棣并不太看好,理由很简单,朱允?珊退?肀叩哪切┬母咂?恋娜迳?遣换崛萑淘???丝瓢嘟?科さ睦钗???镆岳嗑郏?艘匀悍郑?钗??退?遣皇且宦啡耍??妥约旱故且宦啡恕

    朱棣看完快件,便对身后的侍卫道:“去给我把道衍大师请来。”

    片刻,姚广孝匆匆赶来,他行了一礼道:“殿下,你找我。”

    “大师请坐!”朱棣请姚广孝坐下,随即把冷千秋的快件递给他道:“大师,李维正今天进京了。”

    “他终于复出了。”姚广孝看完看见,不由轻轻叹了一声,去年李维正被贬黜后,朱棣从北平发来鸽信,信中隐隐有责怪他不能保全的意思,姚广孝随即亲赴北平向燕王请罪,承认自己在李维正一事上不够尽心,导致他险些被杀,但他却不提自己私心,只是说没有料到詹徽还留了一手,朱棣当然不会为李维正而责罚自己最心腹的军师,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到东宫之位的争夺上,他立刻命姚广孝再返长安,严密关注事态的发展。

    姚广孝给朱棣的策略是八个字,‘静观其变,后发制人’,在皇上没有显示出真实意图之前,过早暴露野心会得不偿失,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半年来他们沉默了,几乎淡出了所有人的视线,在很多有心人的新太子名册里也把燕王朱棣的名字给划去了,但林欲静而风不止,太子的去世再一次激发了朱棣争夺太子的雄心,他安排好了燕境之事,进京了。

    此刻,姚广孝当然明白燕王.找他的意图,他微微一笑道:“我有个一箭双雕之计,殿下可愿意听?”

    朱棣兴趣大生,连忙欠身道:“大师请说。”

    姚广孝阴阴一笑道:“我知道朱允.?珊芟不独钗??囊迕茫?姨氐厝チ倩聪夭楣??谋尘埃??焕钗??呐??霸?诤槲涫?四瓯宦舻骄┏堑谋?冀谭唬?槲涫?四暾?檬枪?惆福?矣痔氐夭榱私谭凰镜牧舻椎蛋福?槲涫?四暌还踩?侔耸??吮宦舻奖?冀谭唬??袼?前阌仔∧昙偷模?还彩橇?耍?渲杏幸桓稣?腔Р渴汤晒?愕男∨?????钗??恼飧鲆迕靡残展???赡芩?褪枪?愕呐???以谙耄?绻?钕陆?耸赂嫠呋噬希???????

    后面的话,姚广孝没有再说下.去了,朱棣也知道他的意思,一箭双雕就是朱允?苫嵋虼嗽诹⒋⒅?律鲜Х郑??钗??埠芸赡芑嵋蛭?耸潞椭煸?煞至眩??了剂似?蹋?故且×艘⊥返溃骸按思扑浜茫??饔貌淮笤?芍皇窍不端??眩?⒚挥心芍??偎蹈富试诤槲涫?拍暌丫?轮忌饷獾墓?惆赣嗟常?富适遣换嵋蛘獾阈∈露?鸱T?桑?比唬?富室簿霾蛔荚?珊退?惺裁垂叵担?庋?焕矗?虑榫筒涣肆酥?穑坎还??愕固嵝蚜宋遥?思瓶梢苑从谩!

    说到这,朱棣瞥了姚广孝一眼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属下愚钝,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朱棣淡淡一下道:“那是你不了解我那个侄子,他在.深宫中长大,又是皇长孙,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想得到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对他来说当然是小事一桩了,而且我的侄子脾气特犟,和他的父亲很像,如果他因为李维正而得不到这个女子,他必然会记恨于李维正,再加上我在旁边煽风点火,这样一来,他还能容忍李维正吗?”

    “殿下的意思是,把此事做成他们二人决裂的导.火索?”姚广孝终于明白燕王的意思了。

    朱棣缓缓点了点头道:“正是这样!”

    说完,他站了起.来,背着手道:“我已经反复考虑过了,现在我们不动朱允?桑?膊灰?偃ゴ蜓估钗???喾矗???盟?翘嫖腋傻羟赝酰?绕涫抢钗???抑?浪?歉龆髟狗置髦?耍?獯胃闯觯??诠?谒蕉疾换岱殴?赝跻坏常?巳诵暮菔趾冢?ù蟾椅??颐且???丛焯跫???盟?プ∏赝醯陌驯??愣?业囊馑剂寺穑俊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去吧!纪纲是个人才,你以后也要多给他一点机会。”

    “是!”姚广孝下去了,朱棣凝望着屋顶,半天他才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李维正,你既然不肯跟我,又为何要收下我那封信,或许你只是身不由己,希望我没有看错你。”

    ............

    太子朱标在二月病逝后,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在四月初七下葬了,他只是被临时安葬,以后他会和父亲朱元璋一起合葬,朱标虽然下葬了,但他的灵堂却没有撤去,供各地官员进京后祭奠,灵堂还是设在东宫,在新太子没有册封之前,包括太子妃常氏和朱标的几个儿子都依然住在东宫。

    李维正在进京后的第二天便来到了东宫,也就是朱标下葬后的第四天,太子灵堂设在东宫偏殿,在灵堂门口,有专人给李维正换了一身白色的孝服,李维正慢慢走进灵堂,灵堂肃穆,两旁挂有巨大的白色幔布,在正面的桌案上摆放着太子朱标的灵牌,旁边则有一个老僧轻轻地敲着木鱼。

    李维正来得早,灵堂里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他慢慢走到太子的灵牌前,默默地注视着朱标的名字,这是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大明前太子,从他们两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使他能最后走进了大明官场,可是他人已经去了,才三十八岁便英年早逝,他的远方抱负、他治国之念,都随着他的生命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了,他在历史上没有能够留下浓重的一笔,数百年后不再会有人记住他,而记住他的人都是受过他的恩惠,实实在在活在世间,犹如眼前的李维正,朱标在太和殿吐血救他的情景仿佛还在李维正眼前闪动,仿佛只是昨天的事,可是他已经去了。

    李维正跪下,泪水禁不住从他眼中涌了出来,他没有擦拭,任凭泪水从他脸庞流下,他给朱标磕了三个头,巨大的悲伤再一次涌上他心头,他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人已经去了,你就节哀顺变吧!”他身后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

    李维正给太子上了香,这才拭去眼泪,转过身来,只见从旁边的帘幔走出一名同样穿着孝服的男子,他正是朱标的同窗挚友方孝孺,方孝孺从朱标去世那天起,便天天来东宫替他守灵,他比李维正早到了一会儿,就一直在幔布后注视着他,李维正发自内心的悲伤和哭泣使方孝孺也跟着伤感起来,他走到李维正旁边,取过三支香,点燃了,向朱标的灵牌躬身行了三个礼,便把香插进了铜炉中。

    他叹口气回头对李维正道:“李大人是什么时候进京的?”

    李维正已经从巨大的悲伤中渐渐平静下来,他连忙拱拱手道:“我是昨天刚到京城,没有能最后送太子一程,我心中十分遗憾。”

    “你有这份心就行了。”方孝孺指了指旁边的静室道:“那里面陈列着太子的一些遗物,你不妨去瞻仰一下。”

    李维正点了点头,便向旁边的静室走去,朱标平时所用的大部分物品都随他安葬了,这里只留下了极少的十几件,留给后人追思,有他用的笔、他的一些衣物,还有他平时喜欢的几本书,李维正在一件白色的长袍前站住了,他还记得第一次在定远县见到朱标时,他穿的就是这件白袍。

    “太子虽然地位尊贵,但他的生活却十分节俭,像这样上好绸缎的袍子他一共只有三件,但耗费得最多的却是纸笔,太子从五岁起便书不离手,笔耕不断,光《论语》一书他就抄写了不下千遍,学问极好,若他也能参加科举,他不是状元也是榜眼。”

    方孝孺在李维正身后一声长叹,“可惜啊!他去了,我大明就少了一个真正的儒君。”

    李维正沉思一下,便对他道:“去年九月我最后一次见到太子时,他给了我一封信,信中要求我扶助小王爷,也就是说,太子殿下是希望小王爷能继承父志入主东宫,不知道方先生怎么看这件事?”

    李维正知道,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一直就是朱允?芍?Γ?运?跋旒?螅?伤抵煸?稍谀持殖潭壬暇褪撬?侨?怂茉斐隼吹囊桓鲎髌罚?煸?赡芊袢胫鞫???埠退?侨?擞凶拍?蟮墓叵怠

    方孝孺听李维正说到正题,他向两边看了一眼,见左右无人,便上前关上门,这才低声道:“这件事我们正想请你来参与商议,今天不巧,小王爷陪母亲去鸡鸣寺烧香还愿去了,不过我可以先和你沟通一下。”

    方孝孺之所以肯和李维正商议,是因为十天前皇上来东宫给太子守灵时提到他,说他已经决定让李维正复出,在五军府任职,他并暗示朱允?捎惺裁词驴梢远嗪屠钗??桃椋?潞螅?叫⑷娴热松桃椋?匀衔?噬先美钗??闯龅脑?蚓褪俏?酥煸?桑??耸怪煸?缮衔唬??侨?碎榫?呗牵?浞掷?霉侍?恿粝碌囊磺腥寺觯?」芩?嵌疾幌不独钗???⑾M?煸?赡茉独胝庵秩耍???且膊坏貌幻娑韵质担?质凳谴蠖嗍??级疾辉蕹苫噬媳茏恿⑺铮?庵址炊陨?灿跋炝嘶噬希?苊飨裕?诹⑿绿?右皇律希?噬鲜贾沼淘ゲ痪觯?煸?芍荒芩涤形⑷醯南M???诟鞣绞屏χ校?煸?傻氖屏?褪盗Χ际亲钊醯模??D甏粼谏罟?校?荒芟窀鞲銮淄跄茄?兴?ㄊ鳎?虼耍?谝环??壑?螅?叫⑷娴热酥沼诰龆ǎ?Ω美?R磺锌梢哉?〉牧α浚?渲芯桶?ɡ钗???钗??徒跻挛烙泄叵担?辽倌芄话锼?谴蛱揭坏阆?ⅲ?獠庞辛俗蛱斐I?グ莘美钗???隆

    方孝孺本人对李维正一直有成见,但为了实现太子的遗愿,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他个人的感情和荣辱都不重要了,他请李维正坐下,便对他道:“前年在濠塘山和后来的客栈,我知道你是有几分头脑,能处理危机,现在东宫之位已经空出来了,皇上也不像去年那样严禁谈论立新太子一事,各个王爷都跳了出来,暗中较劲,互相攻讦,晋王更是公开上书,指责秦王在藩国时的种种失德之举,其用意很明显,若秦王不立,他就为长,前几天皇上在廷会上也表示,新太子应以德行为主,长幼为辅,这个意思就很清楚了,皇上不一定按长幼排序,甚至连宁王这样的最幼藩王也有成为储君的可能,这样一来,小王爷的机会就更加黯淡了,他只有嫡长孙这个唯一优势,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不知李大人对眼下的困局可有破解之策?”

    在李维正的记忆中,太子去世后,朱元璋也不是立刻就立朱允?晌?侍?铮??窃诎肽曛?螅?簿褪撬抵煸?岸粤⒅煸?梢彩欠锤纯悸枪?慕峁??谡獍肽昀铮?质撇豢赡芷骄踩缢??鞲鐾跻?远??恼?嵋欢ㄒ驳搅税兹然?某潭龋?虼耍?煸?赡芊袢胫鞫??彩窃谧吒炙可???灰?圆涣羯瘢??肪突岣男矗?绕涫撬?飧龊笫廊说牡嚼矗?岵换岢晌?炱缴系囊豢判⌒№缆肽兀

    李维正沉思片刻,便道:“知己知彼才是用兵的上策,小王爷要想最后胜出,不仅要了解对手的一举一动,更重要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尤其是弱点,往往就会被对手抓住,或许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使他与东宫失之交臂,方先生可赞成我的说法?”

    方孝孺点了点头,李维正的这个思路他是赞成的,他一直认为太子要以德行为主,绝不能在德行上失分,至于知彼,可以交给李维正去做,关键是要知己,就象李维正所说,不能被对手抓住把柄。

    他笑了笑道:“小王爷恭谦温良、谨慎小心,人人都赞誉有加,要想抓住他的不当之处,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不!他有一件事做得非常不妥,你们应该知道。”李维正淡淡地说道。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