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上山为匪:开局竟在女匪首闺房 > 第89章 根瘤菌固氮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半年来,整个清风寨总共开垦了两千亩左右的农田。

    还有三千亩左右的耕地。

    咋一看,还挺多。

    毕竟加起来就是五千亩啊。

    可实际上清风寨现在的人却有两千五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这半年时间,每个人人均才开垦了两亩。

    这是半年啊,从这也就可以看出古代为什么许多底层百姓宁愿去为奴为婢,做包身工。

    也不愿意开垦农田耕地了。

    半年开垦两亩田地,只怕田地还没开垦好,人早就饿死了。

    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地主还有士族这些阶层越来越富有,底层百姓却越来越惨的原因。大风小说

    因为底层穷苦百姓很多都没有余粮去开垦农田耕地,只能给他们干活。

    而他们让这些穷苦百姓干活之外,有些还会叫这些底层穷苦百姓去开垦更多的荒地农田。

    然后吸收更多的百姓,不断的压榨。

    曹翊望着赵武跟刘克几人,也知道他们尽力了。

    毕竟这个时代生产力太低下,连铁器都还没有。

    而且除了开垦农田耕地外,大家又还要轮流训练,以及搭建房屋跟去深山采挖与狩猎食物等。

    这五千亩能开垦出来,已经非常不错。

    不过五千亩按照亩产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左右计算。

    也才不过六十万斤,甚至极大有可能不到,因为耕地种植的粟米等东西,亩产压根不到120斤左右。

    更何况这些农田耕地还是刚开垦的,产量将可能会更少。

    而清风寨两千五百人,每个人辛苦,肯定吃的多。

    不会像现代每人每天半斤米就搞定了。

    曹翊平均了一下,就算每人每天两斤米,早晚各一斤。

    那一年下来也是要消耗一百八十万斤粮食。

    也就是这些农田耕地即便按照最高的六十万斤算,也才刚刚够一年的三分之一。

    还有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不断的在山上狩猎跟采挖。

    每天这么多人吃喝,附近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山,早就被大家狩猎采挖绝了。

    现在曹翊有些皱眉。

    因为他们的种植都是分片分片的在种植,比如这一片全部种植粟米。

    这一片又全部种植黍米,这一片又全部种植大豆,这一片又全部种植高粱等。

    如果是其他的东西这样种植没问题,如果有足够的氮肥这样种植也没问题。

    可问题是没有氮肥,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大豆的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肥供植物吸收了。

    所以最好的种植方式,就是把大豆跟这些其他的作物相互一起种植。

    让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肥时,让这些作物也一起吸收,增加产量。

    不过现在已经种植好了,也怪曹翊之前忘记了交代,曹翊只能告诉大家下次种植时。

    一定记得要把大豆跟这些其他的作物一起相互种植。

    而且比如这块地这次种了高粱,下次就换成粟米,再下次就换成黍米等其他的东西,要交叉来轮作种植。

    每一块地不能长期单一的只种植一种作物。

    因为长期单一栽种同一农作物,会使该农作物地下的害虫数量增加,导致病虫害增加小】

    【说】

    所以农作物间的交叉轮作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种植手段之一。

    而且长期单一的种植同一农作物,由于这种农作物吸收的土壤营养元素相同。

    这就会让这种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缺失严重,从而导致种植的农作物大量减产。

    赵武跟刘克等人哪想到大豆根部竟然有根瘤菌转化空气中氮气成为氮肥的作用。

    “姑爷,你从哪里学来了这么多?”赵赵武刘克等人看着曹翊:“那这些庄稼的病虫害,姑爷能否解决!”

    “特别是那两千亩左右的水稻,病虫害最为严重。”

    曹翊去一看,发现水稻秧叶上长着许多许多的黑点,这是水稻炭疽病。

    而且水稻上还有暗绿色的云纹状病斑,这是水稻的轮纹病。

    难怪古代产量这么低啊,不但土地贫瘠没有足够的肥料,而且病虫害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