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百书楼 > 我在玄幻世界召唤神魔 > 第五十九章文人皇帝,台军体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 https://www.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碧辉煌,宛如天上宫阙的承光殿内。

    身材瘦削,满脸秀气的陈国君主陈叔灵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

    其是上代陈国皇帝的嫡长子,自小便被视为下一任的陈国皇帝,其接受了完备且良好的陈国宫廷教育,这也促使这位皇帝身上的文人色彩很重

    喜浮华,浪漫,玄谈,弥漫在整个陈国上下的奢靡之气,陈叔灵虽不能说是罪魁祸首,但他起码要背一半的锅。

    当然,文人皇帝并不是全无优点的,其难呢过在一定程度上体恤民情,又志在恢复(指废除蕃镇,实现彻底的中央集权),对外又积极拓土开疆。

    只不过奢华的社会风气使陈国军卒又油又滑,贪生怕死,战斗力着实是不敢恭维,故这位文人皇帝无论是对内对外都是败多赢少。

    “杜卿,此番入朝,是为何故?”

    陈叔灵语气舒缓平和,若溪水流淌于岩石之上,令人放松。

    “边患日急,不得以入朝向陛下请援。”

    杜陵不卑不亢的出声。

    “边患日急!?”

    杜陵的话音使陈叔灵很是困惑,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大陈北方是没有任何敌人的吧?”

    “何来边患?”

    秦国这种芝麻绿豆般大小的势力被陈叔灵自动忽略了。

    就算不忽略,陈叔灵也不觉得秦国有任何的可能对北方四镇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天节产生威胁。

    陈国北方四镇与陈国是处于割裂状态的,所以陈叔灵并不知道秦国崛起,北方四镇只能被动挨打之事。

    “陛下,您难道忘了吗?”

    “我们大陈的北面尚有秦国存在啊。”

    此话刚自杜陵嘴中吐出,侍立于殿内的陈国文武公卿就绷不住了。

    任陈国左骁卫大将军的陈元当即嗤笑出声道:“杜判官可是欺陛下年幼?”

    “秦国这等嗟尔小国,民不过十余万,兵不过数千,焉能够对天节军产生威胁。”

    “杜判官此番入朝怕是为了想要给天节争取好处吧。”

    包括陈国皇帝在内的所有陈国上层对秦国的印象都停留在数十年前那个又穷又硬的小国。

    杜陵并没有理会陈元的冷嘲热讽,而是自顾向满脸困惑的陈国皇帝解释道:“自二年前秦国新君登位以来,那秦国便以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速度强大了起来,其军卒精悍骁勇,其将领神威难抵。”

    “青炎军全境丧于秦,青炎节帅杨贵全族被戮,木龙,武定二镇风声鹤唳,不敢北望,我天节与秦国数次大战不胜,损兵折将,丧土辱邦。”

    “如今的秦国已非北方四镇可制,陈公曾言,秦国,虎狼之国也,若不能趁早将其灭之,其必为大陈患。”

    “陈公还言,愿撤销天节镇,使天节诸州归入中央。”

    话音落下。

    整个陈国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刚刚对杜陵冷嘲热讽的陈元,此刻其神情亦变得相当凝重。

    他很清楚杜陵是没有必要编如此弥天大谎来为天节争取好处的。

    因为太容易戳破了,一旦戳破,天节在陈国的声望将一落千丈,并能给予陈国中央讨伐天节的口实。

    还有,撤蕃这种事一向是节帅们的禁忌,陈希愿意主动撤蕃,以此也可以看出北方边境的形势严峻到了何种程度。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陈叔灵此刻内心激动跌宕,没错,此刻的他是兴奋且激动的。

    何谓文人皇帝,即典型的理想浪漫主义者,这种皇帝对恢复,开疆之事极为敏感。

    在陈叔灵看来,北方局势告急并非坏事,反而是陈国中央恢复四镇,吞灭秦国的巨大良机。

    招惹南域强国,陈叔灵没什么信心,因为被毒打太多次了,收复全盛之时的四镇,他尝试过,也被毒打了一回,但是,现在四镇残破,天节还愿主动归降,这收复四镇的时机已然成熟,至于秦国嘛,不就一突然起来的暴发户嘛,毒打秦国,在陈叔灵看来应该是不难的。

    强自压制住激动心情的陈叔灵用一如既往的舒缓语气出声道:“杜爱卿所言之事,朕已悉数知悉。”

    “至于陈公嘛。”

    “陈公为国尽忠数十载,期间著下无数功勋,如今年老体衰,确实是不该继续在边境受那风沙之苦了。”

    “传朕旨意,敕封陈希为左仆射,加太子少保衔。”

    “封精忠侯,允其挑玄族内子弟继承侯位。”

    基本上只要节帅原因入朝,那么陈国当局是很愿意给节帅们高官厚禄,其会荣养节帅的下半生。

    “敕封杜陵为太子中庶子,宫中行走。”

    封赏给杜陵的官职也是清贵无比。

    “微臣拜谢吾皇!”

    杜陵叩首谢恩。

    端坐于龙椅之上陈叔灵微微颔首,随后,其开始思虑要让何人出镇天节,同时收讨伐秦国。

    首先这个人必须得具备极为强悍的武力,北方四镇民风彪悍,外加战火弥漫,武力不强,根本压不住场子,其次这个人必须对陈国朝廷百分百的忠诚。

    四镇脱离朝廷日久,很容易就会让掌权者升起割据之心。

    思来想去,能完美符合这两点的只有台军系的将领了。

    陈国朝廷禁省被称为台,故称宿卫禁中,京师的军队为台军。

    台军精锐勇悍,乃是陈国朝廷手中最为有力的一张牌。

    台军共有八支,故亦有禁中八军,御前八卫等等称呼。

    每支台军少则数万,多则十余万众。

    台军士卒是完全脱产的军人,供养八支台军,每年要耗去的粮秣财物占据陈国赋税的四分之一还要多。

    台军是一个极为典型且成熟的军事集团,其内部自成体系,外人很难插的进去。

    台军系将领全部选拔于陈国宗室,他们的忠诚度是可以保证的。

    而且,历代陈国君主皆厚待台军,若台军背主,不用朝廷出手百姓的口水都能淹死他们。

    当然,台军背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个可能性是建立于陈国皇室内部的变革,即同姓政变(因为大家都姓陈,都是太祖子孙,支持谁都算对朝廷尽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